已踏云梯上翠岑,洞中闻说更幽深。
夜惊寒雨生潇洒,愁起孤猿助啸吟。
白日昔传仙可学,青天今笑梦难寻。
故应清兴无时尽,肯为淹留折此心。
已踏云梯上翠岑,洞中闻说更幽深。
夜惊寒雨生潇洒,愁起孤猿助啸吟。
白日昔传仙可学,青天今笑梦难寻。
故应清兴无时尽,肯为淹留折此心。
注释:
- 已踏云梯上翠岑:已经踏上了攀登至翠山的云梯。
- 洞中闻说更幽深:在洞穴里听说更加深邃。
- 夜惊寒雨生潇洒:夜里听到冷雨声显得格外潇洒。
- 愁起孤猿助啸吟:因孤单哀鸣的猿猴而引起愁绪。
- 白日昔传仙可学:白日里听闻仙人可以学习。
- 青天今笑梦难寻:今天却笑梦中寻找不到仙境。
- 故应清兴无时尽:因此我追求清明的兴致没有止境。
- 肯为淹留折此心:我不愿意因为耽搁太久而放弃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又次韵”开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首句“已踏云梯上翠岑”,描绘出攀登至翠山的艰难与美丽,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次句“洞中闻说更幽深”,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神秘与深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寥之感。第三句“夜惊寒雨生潇洒”,以夜深人静时的雨声,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也表现出对大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第四句“愁起孤猿助啸吟”,则巧妙地将诗人自身的情绪与自然界中的孤猿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共鸣。第五句“白日昔传仙可学,青天今笑梦难寻”,诗人回忆起过去曾经听闻过仙人传授技艺、追寻梦境之事,而现在却只能在梦中寻觅到那些美好的境界。这一变化使得诗人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感慨和思考。第六句“故应清兴无时尽,肯为淹留折此心”,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他明白自己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即使暂时停留也不会放弃,而是会继续前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与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