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玉之盘白玉棱,龙须马乳剪寒藤。
自怜有母今尘土,持到黄泉唤不应。
陈舍人送蒲萄
黑玉之盘白玉棱,龙须马乳剪寒藤。
自怜有母今尘土,持到黄泉唤不应。
注释:
- 黑玉之盘白玉棱:形容葡萄的形状像黑色的玉盘,上面刻有白色的花纹。
- 龙须马乳剪寒藤:形容葡萄的藤蔓细长如龙胡须,像马乳一般洁白。
- 自怜有母今尘土:诗人感慨自己已经远离了母亲,如今只能在尘土中度过余生。
- 持到黄泉唤不应:诗人希望在阴间能够见到母亲,但母亲已经去世,无法回应他的呼唤。
黑玉之盘白玉棱,龙须马乳剪寒藤。
自怜有母今尘土,持到黄泉唤不应。
陈舍人送蒲萄
黑玉之盘白玉棱,龙须马乳剪寒藤。
自怜有母今尘土,持到黄泉唤不应。
注释:
【注释】 白衣寺:指位于江边一座古寺,寺中的僧人身着白衣。白衣古寺瞰江流,隔断红尘不记秋。白衣古寺即指白衣寺,这里描绘了白衣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色。“江流”指的是江水流动的景象。“红尘”是指世间的纷扰和繁华。“隔断红尘不记秋”意思是说僧人已经超脱尘世的纷扰,不再关心季节的变化,专注于修行。 深羡老僧心入定,禅房花木四时幽。深羡老僧:深深羡慕那些能够专心修行的老僧。心入定:内心平静专注
【注释】 金轮王:指佛教中的佛祖或菩萨像。 铜狄人:指铜铸的佛像,古代多用铜铸佛像。 兹事:此事。 援古:引用古人的话。 无灾无难:没有灾难和困苦。 【赏析】 此诗首句为“金轮王寿三千岁,铜狄人生五百年”,以比喻的方式赞美了朋友苏友橘的高寿。第二句“兹事不须皆援古”意为这件事情不必都去引用古代的故事,因为朋友苏友橘已经达到了神仙境界,无需借助于古代的典故
【注释】 胡氏:诗人自称。 蜡尽山中不见梅,闭门高枕梦瑶台。腊月将尽时,山上的梅花已经凋谢了,于是便关上柴门高高躺下睡觉,进入梦中去欣赏那如瑶台一般的美丽景致。 午窗晴日蜂喧纸,忽有麻溪道士来。中午的时候,阳光明媚,窗户上的纸被蜜蜂吵得嗡嗡作响。就在这时,忽然有个麻溪的道士走了过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腊尽山中时所作。诗的前两句写腊尽山中的情景,后两句写突然有人来访的情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和重点,如本题要求“逐句释义”,然后根据注解和译文分析理解,最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此诗首联写客居章江的愁思;颔联写因无钱可买醉东风,所以自写唐诗以排遣忧愁;颈联写自己写诗作乐,以慰平生;尾联写诗人的旷达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而自然。 【答案】 注释 ①豫章:指南昌,唐时曾为州治。 ②荠(qí)菜:荠菜花。 ③章
【注释】秋城:秋天的京城。雨气:雨水的气息,形容天气阴冷潮湿。白纷纷:白色一片,形容雨气浓密。青山:指远处的青山。云:这里指天空中的云。古寺:指宝藏寺。半欹(yī)僧去尽:一半倾斜着的和尚都走完了。欹,倾斜。五王坟:指唐代宗皇帝的五个儿子葬在五王山,所以叫五王山。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的一个雨天写的。当时京城长安下了一场大雨,作者就写了这首诗来描述京城秋雨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学生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词句来分析即可。“天庆观寻裘司直碑”中“天庆观”是作者所居之地,“裘司直碑”指的是裘表圣的墓碑,“长廊钟鼓静无哗”一句写自己寻访裘表圣之墓时的所见之景,“白发高人自煮茶”,写出了裘表圣的高尚品格。“可惜断碑无觅处,石坛微雨落松花”一句写出了自己寻访裘表圣之墓时的情景
注释:谁愿意安逸地生活像水中的鱼,谁会经营网上的蜘蛛?还记得去年的生日酒吗?去年没有这个白发胡须。 赏析:这首诗是苏东坡在寿友时写的《寿苏友橘》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人谁安逸浪中鱼”和“事费经营网上蛛”两句表达了对朋友生活的担忧,担心他的生活过于安逸,就像水中的鱼一样,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同时,也担心他的事业过于繁忙,就像网上的蜘蛛一样,忙碌而辛苦。接着,诗人回忆起去年的生日酒宴,感慨时光荏苒
注释:穿着轻衫,在雨中走过淮东大地,骑鹤背上功名,一饮而尽。不需要寻找什么,因为隋家的陵树正被秋风吹拂。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送别程岘坡过扬州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轻衫”、“湿雨”、“淮东”、“鹤背”、“功名”、“酒一中”等,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程岘坡的深情厚意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注释】寿:祝福。苏友:指友人。橘:这里泛指朋友。 其一:这是第一首。湖上,泛指江南的西湖一带。看花枝,即赏花。看到青青杏子肥,意思是杏树已经长熟了。青:青涩。 家在江南身在浙,年年生日未曾归。 身在浙江,每年过生日都未能回家
注释:黄叔敏赠给我水栀子(一种植物),我十分喜爱,把它放在八觚台上,让它在没有尘埃的环境中沐浴着阳光。 六尺屏风一欠伸,突然想起了西邻的水栀子,心中充满了愁绪,很长时间都沉浸在这种忧愁之中,无法自拔。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收到朋友黄叔敏赠送的水栀子后写的一首七绝诗。首联描写水栀子的外形特征和摆放环境,颔联则写诗人因思念而愁闷的心情。尾联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水栀子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
注释: 1. 夏日吴园:夏天的吴园。 2. 斫藕敲瓜酒面凉,片云如墨不成章:用刀割藕,用棒子敲打西瓜,酒面上都凉了,但是云彩还是像墨一样黑。 3. 东风忽遣雨西去,相对两乌行夕阳:忽然东风吹来,让乌云向西飘去,太阳和乌鸦相对而行,在夕阳下行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吴园的美景。诗的第一句“斫藕敲瓜酒面凉,片云如墨不成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夏日吴园中的情景。诗人用刀割藕,用棒子敲打西瓜
【注释】 湖桥:即“湖上小桥”。朱申之韵:指朱申的诗韵。 倚:凭,依靠。 阿谁:何人。 爱渠:怜惜它。 一架:一树(酴醾),荼蘼。 甚欲:很想。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咏物诗。诗中通过描绘湖桥、暮鸦、竹篱、花架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也通过对酴醾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 首联“小倚湖桥数暝鸦,竹篱深闭阿谁家”,开篇便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
【注释】 定斋:作者的号。 乱叶不停风衮衮,狂澜既倒浪滔滔:意思是说秋日的树叶纷纷飘落,风声呼呼作响,好像在翻动着巨大的旗帜;大江上的巨浪滚滚而来,又翻滚而去,好像在奔腾不息。 碧潭深处无人见,归尽浮云月正高:意思是说在那深不可测的碧蓝的潭水之中,没有人知道;月亮正高悬在空中,月光皎洁明亮。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看法和态度。首联描写自然景象
竹月亭 小栏干上夕阳红,古树根头雪未融。 落尽梅花人易老,主张杨柳是春风。 注释: 1. 竹月亭:一个位于竹林中的亭子,名字来源于夜晚月光和早晨阳光的竹叶反射。 2. 小栏干:亭子的矮栏杆。 3. 夕阳红:夕阳的余晖照在栏杆上,使得栏杆呈现出红色。 4. 古树根头:指的是亭子旁边的古老树木的根部。 5. 雪未融:冬天的积雪还未融化。 6. 落尽梅花:指春天到来时,所有的梅花都已凋谢。 7.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行行重行行,忆君行路难。 注释:每一行都在重复着“行行”,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描绘出行走艰难,回忆往事的艰辛。 2. 十步九萦折,一峰千巑岏。 注释:形容道路弯曲复杂,山峰高耸入云。这两句描写了行军途中的曲折和艰险。 3. 空山叫猿猱,老石藏㺥虦。 注释:在空旷的山中听到猿猴叫声,老石头上藏着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