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倚金华步石渠,丹砂宁驻葛洪车。
有成用底三年政,必葺聊成一日居。
簿令优游闲制锦,签牌盘礴饱观书。
后来令尹须留意,莫道前人托宿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洪州新建的张令寄斋。以下是对每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合倚金华步石渠,丹砂宁驻葛洪车。(注释:《神仙传》记载葛洪炼丹于金坛山,后人遂称炼丹处为“金华”。)
  •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站在金华山下,沿着石渠漫步的画面。金华山是传说中的仙山之一,诗人在这里行走,仿佛能听到仙人的声音,感受到一种神秘的气息。
  1. 有成用底三年政,必葺聊成一日居。(注释:这里的“用底”意为“用得着”,“必葺”意为“必须修理”。)
  • 这是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张令寄斋的喜爱之情。他认为这个住所是经过长时间精心打造的,因此值得用三年时间来经营。同时,他也认为这个地方需要修缮,以保持其原有的风貌。
  1. 簿令优游闲制锦,签牌盘礴饱观书。(注释:这里的“簿令”意为“负责管理”,而“优游闲制锦”则是指悠闲自在地制作锦缎。而“签牌”指的是官府的公文,这里指张令寄的官位。)
  • 这是第三句,描绘了张令寄在处理公务时的悠然自得状态。他不仅关心自己的职责,还不忘欣赏周围的美景。他经常在闲暇之余,制作精美的锦缎,欣赏古籍中的文字。
  1. 后来令尹须留意,莫道前人托宿庐。(注释:这里的“令尹”指的是古代的高级官员。而“托宿庐”则是借用《左传》中的成语,意思是指依靠旧居或故居。)
  • 这是第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张令寄的赞赏和期待。他认为张令寄是一位优秀的官员,应该受到后人的尊重。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记住这位前辈的贡献,不要小看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1. 这首诗通过对张令寄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张令寄的敬佩之情。他认为张令寄是一个有能力、有智慧的人,他的工作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他也希望人们能够记住这位前辈的贡献,继续传承和发展他们的事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