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愧修途烦仆马,忽投幽寺息尘埃。
杜门只影惟便静,览镜双眉未忍开。
春色更兼山色好,雨声常带竹声来。
呼童起视榼中物,为尔愚翁进一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赏析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思想情感,同时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赏读。

初至法会:刚刚来到寺庙参加法会。

正愧修途烦仆马,忽投幽寺息尘埃。

杜门只影惟便静,览镜双眉未忍开。

春色更兼山色好,雨声常带竹声来。

呼童起视榼中物,为尔愚翁进一杯。

译文:

刚刚来到寺庙参加法会,正惭愧在修途上劳累了仆马,忽然投宿在幽深的寺庙之中,尘埃都不再飘荡。闭门独处只影相伴,心境便显得格外宁静,但面对镜子时双眉却忍不住要舒展开来。春天的景色加上山色更加美好,雨声常常伴随着竹笛之声而来。叫仆人起床看看酒坛中有什么,给老兄你献上一杯酒吧。

赏析:

“初至法会”,首句交代自己刚到寺庙参加法会,表达了诗人初到寺院的兴奋与喜悦之情。“正愧修途”三句,写自己因旅途劳顿而心绪不宁,忽投寺庙而心情舒畅;而闭门独处又使心境变得宁静,但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却忍不住要舒展开来眉头。“春色”四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将山、竹、花比作人,把春色、山色、花容写得生动可爱。

最后两句是全诗点睛之笔,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即以饮酒消愁的方式排遣苦闷,表达自己的无奈心情。诗人以饮酒解忧作结,既表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生活情趣。

【答案】

《初至法会》

正愧修途烦仆马,忽投幽寺息尘埃。

杜门只影惟便静,览镜双眉未忍开。

春色更兼山色好,雨声常带竹声来。

呼童起视榼中物,为尔愚翁进一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