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画与石叠,二者均是假。惟彼此间山,如叠亦如画。
要当论真空,万物同一马。随缘判此公案时,不知笔作么生下。
【注释】
石季平:唐代画家,字季平。李南:即李成。李成画山水,笔力雄浑,墨色清润,人称“惜工”,其画《匡庐图》、《台城图》尤为著名。石季平见而笑之。“画者耶”句指李成在画上题诗,石季平讥讽他不过是在画上题诗而已。伽佗:唐代画家。“随缘居士”是李成的道号。“叠”句说石、李二人的笔墨与石头叠在一起,都是假造的。“惟彼此间山”句说只是彼此之间所绘的山,就像叠起的一样也像画出来的。“要当论真空,万物同一马”两句说如果要谈论虚空,一切事物都如同马。这里用佛典中的“虚空”比喻宇宙万物。“随缘判此公案时,不知笔作么生下”二句说如果随缘来判定这等公案,却不知道那支笔是从哪里落下的。这是讥刺石季平对李成画的妄加评论。
【赏析】
本篇是一首七言绝句,全篇以画和诗为线索,写石季平评李成的画,讥刺石季平对李成画的妄加评论。全诗语言简练,一气呵成,既表达了作者对石季平的不满,又赞扬了李成高超的绘画技艺。
首联:“石季平题李南画石之傍曰叠石为山已是一重公案况画者耶郑子见而笑之明日戏成伽佗问随缘云随缘居士即季平道号也”。诗人首先介绍了石季平与李成的交往,并指出石季平对李成画的嘲笑,然后引出了主题:“笔画与石叠,二者均是假。惟彼此间山,如叠亦如画。”诗人运用反诘语气,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颔联:诗人进一步发挥自己的观点,指出石季平对李成画的妄加评论,其实是错误的;李成的画是真实的,石、李二人之间的山,就像叠在一起的一样也像画出来的。这一联中,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强调李成画作的真实。
颈联和尾联:诗人用佛经中“虚空”一词来形容宇宙万物,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论点。他认为如果随缘来判定这个公案,却不知道那支笔是从哪里落下的。诗人用讽刺的语气,批评石季平对李成画的妄加评论。
整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展开,通过描绘石季平和李成的对话情景,展示了两位画家之间的争论以及他们的分歧和不同见解。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诗句的解释和赏析,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