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之序郴阳,水驶山不平。
中州清淑气,至此郁以停。
封州在炎方,更过郴几程。
不瘴已甚幸,谓凉兹岂情。
山穷人尽瘦,草茂虎公行。
浓云从地起,地气还相蒸。
霔雨洞洗之,十日不得清。
闭门坐小室,攲尊视馀倾。
见酒暂欢喜,孤吟步中庭。
炎燠亦何有,感恩泪纵横。

【注释】

①相问:相互问答。多以封州气候宽凉为言:很多人以为,封州气候宽凉是因为它与中州(即中原)的气候不同。大暑:夏季最炎热的时候。②因念:想到。退之:指唐代文学家韩愈。郴之为州在岭之上:郴州位于五岭山脉之上。中州清淑之气:中原地区的清新、美好的气息。穷矣:穷尽了。③去:离。④序:序言。⑤水驶:水流急速。⑥山不平:山体不平整。⑦中州:中原地区。清淑气:清新、美好的气息。⑧此:指郴州的天气。⑨郁:积聚。⑩穷:尽头。⑪封州:今广东封开县,地处南方,属岭南地区。炎方:炎热的地方。⑫更:经历。⑬瘴:热带病,这里泛指湿热之地的病。⑭已甚幸:已经幸运了。⑮谓:认为。凉兹岂情:难道这是真正的凉爽啊?⑯山穷:山穷水尽。⑰茂:茂盛。⑱虎行:老虎行走的样子。⑲浓云:乌云。地气:地面的热气。⑳还:仍然。㉑霔雨:大雨滂沱。洞洗之:如洞般冲洗。㉒不得清:不能清净。㉓闭门坐小室:关上门坐在小屋里。㉔攲尊视馀倾:倾斜着酒杯看剩下的酒。㉕见酒:看到酒。㉖暂欢喜:暂时高兴。㉗孤吟:独自吟唱。㉘步中庭:步行到庭院里。㉙炎燠:酷热。㉚亦何有:有什么呢?㉛感恩:感谢别人的恩惠。㉜泪纵横:眼泪流下来。

这首诗写诗人从南方回京后,经过郴州时对当地炎热天气的感受和对当地人民生活困难的同情。全诗以议论开头,点明题旨,然后依次叙述自己所见所闻,最后以抒情结束。

【赏析】

《郴阳旅舍》,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作者被贬谪永州之后不久,由湘入岭途中经过湖南郴州时所作。

首联“知识相问多以封州气候宽凉为言大暑中因念退之云郴之为州在岭之上中州清淑之气于是焉穷矣”,是说自己在旅途上遇到许多询问郴州的旅客,都说那里的气候很凉爽,而自己当时正好在大暑天,因此想起了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一诗:“朱崖高且热,君独清以温。”意思是说,郴州的气候虽然凉爽,但也只是中州的清凉之气在这里聚集罢了。

颔联“中州清淑气,至此郁以停”,“封州去郴又几里”两句,承上启下,进一步说明郴州的气候特点:郴州的气候虽然凉爽,但是这里的清爽只是中州那清新、美好的气息在这里聚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得到净化和升华。同时,通过“去”、“几里”等词语的运用,把读者的视线从郴州引向了中州,使读者产生联想,从而引起共鸣。

颈联“退之序郴阳,水驶山不平”,这一句是作者引用了韩愈的《送桂州严大夫》中的诗句:“水驶山无痕。”来表达自己对郴州山水的赞美之情。而“中州清淑气,至此郁以停”则是指中州的清新、美好的气息在这里得到了凝聚和升华。

尾联“山穷人尽瘦,草茂虎公行”,这两句则是作者通过对郴州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当地人民艰苦生活的同情和关注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作者对郴州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当地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