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铜壶汲涟漪,去年曾浸寒梅枝。
今年汲水浸桃萼,明玉之瘦红粉肥。
夭夭灼灼岂不佳,如酒透骨春颇宜。
孰与山斋雪将飞,彼孤者芳抱清姿。
幽香入我苦吟笔,此意似非桃所知。
我今颠倒六凿痴,对花下悟灵云疑。
何人道眼绝世态,试以公论分妍媸。
东邻有女厌绮縠,雷五不簪珠与玑。

【注释】

①谗(chán)桃花:即桃花,这里指桃树。②手提铜壶汲涟漪(yī):手持铜壶汲水,涟漪泛起。③去年曾浸寒梅枝:去年曾将水倒入过梅花的枝干。④今年汲水浸桃萼:今年又将水倒入桃花的萼片。⑤明玉之瘦红粉肥:比喻桃花瓣像美玉一样晶莹剔透,又像少女的脸蛋娇艳欲滴。⑥夭夭灼灼(zhuó zhuó):形容花盛开的样子。⑦如酒透骨春颇宜:就像酒一样渗透到骨头里,春天最合适。⑧孰与(sū yǔ):谁比得上。⑨山斋雪将飞:山中书房中的雪花将要飞舞。⑩彼孤者芳抱清姿:那些孤独开放的花朵,怀抱着清新的体态。⑪幽香入我苦吟笔:花香渗入我的苦吟之中。⑫此意似非桃所知:这样的意思好像不是桃花所能知晓的。⑬颠倒六凿痴:颠倒错置如同六凿一般痴傻。⑭对花下悟灵云疑:面对花儿,领悟到了高深的道理,怀疑是神仙的境界。⑮何人道眼绝世态:谁说世上有绝世的姿态?⑯试以公论分妍媸:试着用公正的眼光来分辨美丑。⑰东邻有女厌绮縠(hù zhì):东边的邻居有个女子厌恶华丽的衣裳。⑱雷五不簪珠与玑(jī):雷家的女子不戴珍珠和宝石之类的首饰。⑲雷五,雷焕字文约,汉末人,博学多艺,精于天文地理,曾夜梦神人授以宝剑、纹锦、七星、石沉、五色丝及方寸珠等物,后得宝于会稽县西二十里的雷墟。因以为号为雷家。⑳五音,古代乐律的一种分类。《礼记·乐记》:“凡音,有发有收,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长有短;故乐能和声,管能调音。”此处借指美女所穿之物。㉑灵云疑:对高超境界的怀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赞桃花的美,抒发自己的志趣和情怀。前四句写诗人汲水浇灌桃花的情景。第五至第七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桃花比作美人的脸颊和娇媚的容貌,赞美了桃花的美丽。第八句“如酒透骨春颇宜”,诗人认为春天最美,而春天的精华在于桃花。第九句“孰与山斋雪将飞”是对前面诗句的反问,表现了诗人对桃花的喜爱。

第十句“彼孤者芳抱清姿”,进一步赞美了桃花的纯洁美好。第十一和第十二句“幽香入我苦吟笔,此意似非桃所知”,诗人说自己在苦吟时,那香气似乎并不是桃花所具有的。最后两句“我今颠倒六凿痴”和“对花下悟灵云疑”,诗人说现在自己颠倒错置就如同六凿一般痴傻,面对花儿,领悟到了高深的道理,怀疑是神仙的境界。

全诗采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的美丽动人和诗人对桃花的喜爱之情,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