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何亭亭,迥与雨华对。
凭高一登眺,秋事渺无际。
鹭洲赏心前,牛首秦淮外。
万叠云稼横,百缆风樯会。
眷言簿书隙,载酒邀华旆。
翰林诗百篇,生公法三昧。
皮肤虽不似,妙趣总相类。
怀古睇平芜,可但高李辈。
忆昔耿与韩,造膝陈大计。
高光课厥成,一语不相戾。
江淮今清晏,河路尚腥秽。
蛇豕相噬吞,天已厌戎裔。
箕敛民弗堪,恶稔将自毙。
愤激闻鸡舞,慷慨中流誓。
尺棰仗皇灵,喋血笞其背。
燕然彼有石,深刻诏来世。
兵强在食足,万灶馀廪廥。
叶奏酂侯功,接武文石陛。
【注释】
凤凰台:即凤凰台,在南京市秦淮河北岸。《舆地纪胜》载:“凤凰台,唐时名凤凰山,后因以为台。”亭亭(tíng)——高耸直立的样子。雨华:指春雨。雨华对:相对照。凭高:站得高远。一登眺:一登临而遥望。秋事:秋天的景致。鹭洲:即玄武湖。赏心:赏玩心情。牛首:指南京的南端,即长江入江口处。秦淮外:秦淮河以外,指长江以南地区。万叠云稼(jià)横:层层白云缭绕。百缆:一百条船。樯(qiáng):船桅。眷言簿书隙:抽暇谈论公事。簿书:文书、公文。“眷言”句:抽暇谈公事。载酒:携带酒食。邀华旆(pài):邀请高官大吏的旌旗。翰林诗:翰林院诗人。百篇:一百篇。生公:和尚释道生(445-510),南朝梁代僧人,精通佛学。法三昧:佛家语,即“无我相”、“无人相”和“无众生相”。皮肤不似:外貌不同。妙趣总相类:美妙的情趣相同。怀古睇平芜:怀着古人的心情眺望平原。可但高李辈:只能与高适、李白辈相比。耿与韩:指唐代名将郭子仪、李光弼。耿:郭子仪。韩:李光弼。造膝陈大计:郭子仪曾与李光弼共同制定平定安史之乱的方略。高光课厥成:高亮的业绩。课,考核。一语不相戾:一言不合就冒犯。江淮:指今江苏、安徽二省。今清晏:现在风平浪静。天已厌戎裔:上天已经厌恶叛乱之族。箕敛民弗堪:搜刮百姓不能承受。恶稔将自毙:罪恶深重必将自取灭亡。愤激闻鸡舞,慷慨中流誓:愤怒激昂听到鸡鸣就起舞,慷慨激昂面对江河发誓。尺棰(chuí):长柄的杖。仗皇灵:依靠皇帝的力量。喋血笞其背:用刀剑杀死敌人并鞭打他们的背部。燕然:山名,即今天的燕山。有石:有石头。深刻诏:镌刻在碑上。诏:命令。兵强:军队强大。在食足:粮食充足。万灶馀廪廥(dúlì):一千个粮仓还有储藏。叶奏:上书奏报。酂侯功:功勋卓著如酂候一样的人。接武:接续。文石陛(bì):台阶上的雕刻着花纹的台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李白从长安赴东都洛阳,途经金陵时作此诗赠行。诗中通过送别友人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首联写凤凰台上的景色,与友人分别,不禁生出一种怅然之情。颔联以景结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惜别之情。颈联写友人在金陵的生活情景,表现出他为国为民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不安。尾联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期盼。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