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老犹奔走,风埃过范村。
岭寒催马疾,村晚待鸦喧。
世路穷迷久,人情应接繁。
渊明吾所慕,高意在田园。
【注释】
范村:地名。元礼:诗人的朋友。
渐老犹奔走,风埃过范村。
年事渐高,依然奔波忙碌,风尘满面地路过范村。
岭寒催马疾,村晚待鸦喧。
山岭寒冷,马儿跑得飞快;村落傍晚,乌鸦鸣叫不已,喧闹不已。
世路穷迷久,人情应接繁。
世间的道路越来越难走,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复杂。
渊明吾所慕,高意在田园。
陶渊明是我仰慕的榜样,他的志向是归隐田园。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冬。诗人与友人相邀游赏田园胜景,友人兴致勃勃,诗人则兴味索然。因此写下此诗,以抒写自己的内心矛盾之情。
“渐老犹奔走,风埃过范村。”首联即写自己虽渐老而仍奔波不停。“渐老犹奔走”中的“犹”字写出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也写出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风埃过范村”,写诗人经过范村,但并不留恋此地,因为这里尘土飞扬,令人厌恶。
颔联“岭寒催马疾,村晚待鸦喧。”“岭寒”指山间的寒冷,“催马疾”说明诗人急于赶路。“村晚”指日落之时,诗人看到乌鸦在傍晚时喧闹不已,这使诗人想起了陶渊明归隐的田园生活,他希望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烦扰,回到那宁静祥和、自由自在的田园中去。
颈联“世路穷迷久,人情应接繁”。“穷迷”指人生道路曲折迷茫。“人情应接繁”写人世间的纷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纷乱复杂的世俗生活感到厌倦,对纷杂多变的社会人事感到厌烦。
尾联“渊明吾所慕,高意在田园。”“渊明”指陶渊明,“高意”即高尚的志向。诗人仰慕陶渊明那种不趋炎附势、不慕名利、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一方面,他渴望摆脱官场的束缚和纷扰;另一方面,他又留恋着官场带来的荣华富贵。这种矛盾心理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如《酬张少府》中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咏怀三十八首·其一》中又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