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压鳌头请左符,笑寻颖尾为西湖。
二三贤守去非远,六一清风今不孤。
四海共知霜鬓满,重阳曾插菊花无。
聚星堂上谁先到,欲傍金樽倒玉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寄苏内翰》。
全诗如下:
倦压鳌头请左符,笑寻颖尾为西湖。
二三贤守去非远,六一清风今不孤。
四海共知霜鬓满,重阳曾插菊花无。
聚星堂上谁先到,欲傍金樽倒玉壶。
译文:
我已经厌倦了官场的争斗和压力,请求皇帝赐我一个官职,但我还是选择了离开。我去寻找那些被贬谪的人,希望他们能在西湖边度过美好的时光。虽然我已经年老,但我并不孤单,因为我还有我的好友们陪伴在我身边。我在四海之内都知道我已经年老,所以我不再去参加重阳节的活动,也没有机会去欣赏菊花。我在聚星堂上等待有人先到达那里,然后我想靠着金杯喝掉玉制的酒壶。
注释:
- 倦压鳌头请左符:意思是说我已经厌倦了官场的争斗和压力,请求皇帝赐我一个官职,但我还是选择了离开。鳌头,指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此处比喻官场中的高位。左符,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此处比喻权力的象征。
- 笑寻颖尾为西湖:意思是说我去寻找那些被贬谪的人,希望他们能在西湖边度过美好的时光。颖尾,指的是被贬谪后回到家乡的地方,此处指那些被贬谪后有机会回家的人。西湖,指的是杭州的西湖,是诗人曾经游览过的地方,此处指被贬谪后的西湖。
- 二三贤守去非远:意思是说虽然我已经年老,但并不孤单,因为我还有我的好友们陪伴在我身边。二三贤守,指的是那些被贬谪后有机会回家的人,此处特指那些与我有交情的人。
- 六一清风今不孤:意思是说我在四海之内都知道我已经年老,所以我不再去参加重阳节的活动,也没有机会去欣赏菊花。六一清风,指的是杜甫的诗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意指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此处特指诗人对政治斗争的厌倦。
- 四海共知霜鬓满:意思是说我在四海之内都知道我已经年老,所以不再去参加重阳节的活动,也没有机会去欣赏菊花。四海共知,指的是全世界都知道的意思,此处特指全国。霜鬓,指的是人的鬓发已经变得灰白,表示人已经到了晚年。
- 重阳曾插菊花无:意思是说我在重阳节时曾经有过一次插菊花的经历,但现在却再也没有机会了。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登高、赏菊等,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此处特指诗人曾经有过的插菊花经历。
- 聚星堂上谁先到:意思是说我在聚星堂上等待有人先到达那里,然后我想靠着金杯喝掉玉制的酒壶。聚星堂,是古代的一种宴会场所,此处特指诗人的聚会场所。金樽,是古代的一种酒杯,此处指诗人用来喝酒的器具。玉壶,是古人用来盛酒的器具,此处指诗人用来饮酒的器具。
- 欲傍金樽倒玉壶:意思是说我想要靠着金杯喝掉玉制的酒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自己在官场上的遭遇和感受。他以幽默的语言和轻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境,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友情的期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整首诗语言流畅,富有诗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