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苍山石,遥怜巧匠心。
能存辟雍法,宛是袅啼金。
气夺秋云湿,光含墨海深。
鱼龙随醉笔,变化出幽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黛陀石马蹄砚》。下面是对每句话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一片苍山石”:描述的是砚台上的一块巨石,可能是从远处的山上采集来的。这里的“苍山”可能指的是某个山脉,也可能是泛指大山。
注释:苍山:指苍茫的山。
赏析:这里用“苍山”来形容砚台石材的颜色和质感,暗示它的自然之美。
第二句:“遥怜巧匠心”:表达了对制作者巧妙手艺的欣赏。
注释:遥怜:远观而怜爱。巧匠:技艺高超的工匠。
赏析:通过“巧匠心”,表达了作者对工匠精湛技艺的赞赏之情。
第三句:“能存辟雍法”:指的是这块砚台能够保存古代学校“辟雍”的制度。
注释:辟雍:古代天子的学校。能存:能够保存或传承。
赏析:这句话展现了砚台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第四句:“宛是袅啼金”:形容这块砚台就像金制的一样,光彩夺目。
注释:宛是:仿佛是。袅啼金:形容金光闪耀的样子。
赏析:通过对砚台光泽的描述,传达出其精美华丽的外观。
第五句:“气夺秋云湿”:形容砚台上墨迹的湿润感,仿佛秋天的云雾。
注释:气夺:气势压倒。秋云湿:秋天的云彩湿润的样子。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砚台上墨迹的细腻和生动,让人联想到秋天的景色。
第六句:“光含墨海深”:形容墨色深邃如海,与砚台的光芒相互辉映。
注释:光含墨海深:墨色的深邃如大海,与砚台的光芒相互辉映。
赏析:这句话赞美了砚台的工艺美和墨色的深度,展现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第七句:“鱼龙随醉笔”:比喻文人才思如同游动的鱼龙,随笔挥洒自如。
注释:鱼龙随醉笔:比喻文人才思如同游动的鱼龙,随笔挥洒自如。
赏析:这句话赞美了文人的才情和创造力,表达了对他才华的敬佩。
第八句:“变化出幽岑”:形容文字或文章的变化无穷,如同山谷中的山峰。
注释:变化出幽岑:形容文字或文章的变化无穷,如同山谷中的山峰。
赏析:这句话赞美了文字或文章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黛陀石马蹄砚的描写,展现了其精美的工艺、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作者深厚的情感。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化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情感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