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参差晚,丹枫点染深。
高楼延远恨,嘶马动归心。
留客小山桂,愁人思妇砧。
昏鸦稍欲集,堑黑倒城阴。
【注释】
四望楼:《文选》卷四十七《七哀诗》序有“永明中,谢朓为宣城太守,属文思改革,非一代所作。至如‘桑田朝朝变’之类,率多改旧章”之语。《文心雕龙·明五》篇也有“谢客集兹,永绝颓风尚”的记载。据此可推知,此二首是谢朓在任宣城太守时所作。白露:指白露时节。此时天气转凉,树叶开始凋落,故云。丹枫:枫叶呈红色,所以称丹枫。点染:形容枫叶红得鲜艳,好像被染上颜色。高楼:指四望楼。延恨:指登高远望,寄托乡愁。嘶马动归心:指马嘶声使人产生思乡之情。留客:挽留客人。小山桂:指桂花。思妇砧:《古诗源》作“悲夫”。砧,捣衣石。
【赏析】
《四望楼二首》是南朝齐诗人谢朓所作的一首咏物诗。此诗前两联写登临四望楼所见秋色,后两联抒写羁旅之情。全诗意脉流畅,情景交融。
“白露参差晚,丹枫点染深。”第一、二句以白露起兴,写登高远望所见之景。白露,指白露节气。此时天气转凉,树叶开始凋落,一片萧瑟的景象,令人顿生怀乡之感。丹枫,即丹枫树。秋天的枫叶呈红色,所以称为丹枫。丹枫树在秋风中摇曳,仿佛是被涂抹了一层深红色的颜料。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天空中的白露星星点点,丹枫树上的红叶浓淡相宜。
“高楼延远恨,嘶马动归心。”第三、四句写登临四望楼所见秋景,抒发羁旅之情。高楼,指四望楼。延远恨,指登高远望,寄托乡愁。嘶马,指马匹因长时间驰骋而疲惫,发出嘶鸣声。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站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忧愁;而远处的马匹也似乎感受到了我的思乡之情,发出了嘶鸣声。
“留客小山桂,愁人思妇砧。”第五、六句写留客之难,抒发离愁别绪。小山桂,指桂花。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虽然留下了客人,但却没有留下任何可以供人欣赏的美景。而远处传来的思妇之音则更加让人感到孤独和无助。
“昏鸦稍欲集,堑黑倒城阴。”第七、八句写黄昏时分的景象,进一步抒发离愁别绪。昏鸦,指黄昏时的乌鸦。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黄昏时分,乌鸦们也开始聚集在一起,仿佛是在寻找栖息的地方。而城墙的影子则在夜色中渐渐变得暗淡和模糊起来。
整首诗通过描写登高远望所见之景和内心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羁旅生活的感受。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