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吾山溢,轻风汶筱秋。
微凉禁鲁酒,清唱发齐讴。
小雨何须急,高云更肯留。
知公兴不浅,能醉月边楼。
注释:
中元节过后,雨水充沛,山上积水溢出,轻风微起,汶水边的筱竹秋意渐浓。
凉爽的天气让人不禁想喝点鲁酒驱寒,清脆的歌声从齐讴中传来,让人心情舒畅。
雨势并不急迫,高高的云层也不肯离去,知公(指诗人)兴致很高,能在月边的高楼畅饮。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雨景的小诗,通过对雨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全诗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积水吾山溢,轻风汶筱秋。
微凉禁鲁酒,清唱发齐讴。
小雨何须急,高云更肯留。
知公兴不浅,能醉月边楼。
注释:
中元节过后,雨水充沛,山上积水溢出,轻风微起,汶水边的筱竹秋意渐浓。
凉爽的天气让人不禁想喝点鲁酒驱寒,清脆的歌声从齐讴中传来,让人心情舒畅。
雨势并不急迫,高高的云层也不肯离去,知公(指诗人)兴致很高,能在月边的高楼畅饮。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雨景的小诗,通过对雨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全诗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南墙双柏天生直,材虽未老心千尺。 注释: - 南墙:指南面的墙壁,常用以象征南方或面向南方的地方。双柏:指两棵柏树,通常代表着坚韧、长寿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天生直:意为自然生长而直挺,形容树木直立挺拔。材:指树木的质地,也可以指才能、品德等。虽:即使;虽然。未老:尚未衰老。心千尺:意指心灵高远,志向非凡。 - 译文: 南面墙壁上两棵柏树自然生长而直挺,它们的材质尽管尚未苍老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四月河水湍,怒风复相乘。 - "四月":指的是农历四月初。 - "河湍":河流湍急。 - "怒风":猛烈的风。 - "复":再次。 - 译文:四月初,河水湍急,怒风再次助威。 2. 维绝柁亦摧,舟人废其能。 - "维绝":船桨折断或无法使用。 - "柁":舵。 - "废":失去。 - "能":能力、技能。 - 译文:船桨折断,船人失去了操控船只的能力。 3.
注释:廉吏如今没有刀剑,仁人古人常以车轴为戒。 译文:现在的廉官吏子没有刀剑,古代的仁人们常常把车轴作为鉴戒。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杂诗三首》中的第16首。全诗以“古”字开头,用“今无”、“古戒”两个词语,一前一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揭示了社会变迁对人性的影响和腐蚀,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虑。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希望在清廉的政治氛围中,培养出具有仁爱之心、道德情操的人才
【注释】黄葵:一种植物。常倾叶:叶子总倾向一侧,像倾斜的样子。向日不令照其根:太阳光不能直射到它的根上。 【赏析】诗中描写了黄葵的叶片总倾向于一侧,仿佛在向太阳倾斜一样,而它的根部则不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表现出它对阳光的依赖程度很低。诗人通过对黄葵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之情
注释 其十:第十首。颂声,颂扬之声,指对某人的称赞。骚客:诗人,指屈原。误:错。锡贡,进献。禹书: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用木简记事,因称木简为禹书。迟:迟缓。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梁园吟》中的第十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文人雅士的评价。他认为,人们应该像大禹一样,勤奋努力地治理国家,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享受荣华富贵。同时,他也批评了那些只知颂扬他人而不肯自省的人
其十二 不认识太阳高升时,也分不清月亮升起。 注释: 不识:不知道,不了解。 日高眠起处:指日上三竿之时。即太阳刚升起的时候。 何如:哪里比得上。 风定舞馀时:比喻风平浪静之后,才能欣赏到舞蹈之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宁静的夜晚观赏舞者舞蹈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日出时分与夜晚舞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夜晚舞蹈的美丽之处。同时
【注释】: 美田:美好的田畴。钩盾里:汉代皇宫中苑名。钩,通“钩” 躬稼:亲自耕种。麦,指大小麦。秋馀:秋天的收获。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农事的诗。全诗以“躬稼”、“麦秋馀”为线索,通过描写诗人躬耕劳作的劳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丰收的喜悦心情。全诗语言质朴平实,情感真切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震撼
注释翻译: 在混乱的世道,颍水变得浑浊,在太平的时代,颍水变得清澈。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与太平盛世的不同感受和看法,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注释】 幽寂:寂静;晦:阴暗。猗猗:芳香而美好的样子。佩:佩玉,古人常将玉饰挂在身上,表示高尚或美。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深林中秋雨时的景象:深密的树林里,一片寂静,只有秋雨在阴郁地下着,那丛丛芬芳的兰花也似乎在这寂静的秋天里无所依靠而感到孤独。全诗没有直接写人的心情,而是以物传情,表现了诗人的孤高与清高。 前两句写林子很深,秋雨很密,兰花也很香,但它们却显得有些孤单
【注释】: 四月:农历四月,指暮春时节。 火玉:指红艳欲滴的牡丹花,也比喻艳丽娇嫩的女子。 拂露华:即“拂”与“露华”二字连用,形容牡丹花的枝叶如美女轻抚着华丽的衣裳,显得分外娇艳。 【赏析】: 《夏日闲门生李德载》共八首,这是其中的第八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春时节,牡丹花开、百花凋谢的画面,赞美了牡丹花的美艳。同时通过描写牡丹的枝叶,表现了诗人对女子美丽仪态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生动形象
展步乘幽兴,登临当远游。 展步:步行,指登山。幽兴:深远的兴致。登临:登上高处。 登临当远游:登上高处,应当去远处游览。 凉轩不用扇,高树自知秋。 凉轩:凉爽的楼阁。不用扇,不用摇动风扇。高树:高大的树木。知:知道,了解。 高树自知秋:高大的树木知道秋天到了。 月出潮声涌,云生岳色浮。 月出:月亮升起。潮声涌:潮水的声音如涌浪一样。 云生岳色浮:云雾升腾,山的景色浮动在云端。 旅怀虽易失
【注释】 四望楼:《文选》卷四十七《七哀诗》序有“永明中,谢朓为宣城太守,属文思改革,非一代所作。至如‘桑田朝朝变’之类,率多改旧章”之语。《文心雕龙·明五》篇也有“谢客集兹,永绝颓风尚”的记载。据此可推知,此二首是谢朓在任宣城太守时所作。白露:指白露时节。此时天气转凉,树叶开始凋落,故云。丹枫:枫叶呈红色,所以称丹枫。点染:形容枫叶红得鲜艳,好像被染上颜色。高楼:指四望楼。延恨:指登高远望
危楼 尚有危楼在,犹传羽驾归。 悲歌城郭是,故老姓名非。 积水浮天宇,孤云绕翠微。 远游悲世俗,思见菊花衣。 注释: 1. 危楼:高楼,这里指代诗人所住的高处。 2. 犹传羽驾归:传说中仙人乘坐的羽车可以回到人间。 3. 悲歌城郭是:在城中听到悲凉的歌声。 4. 故老姓名非:过去的老朋友都已不在了。 5. 积水浮天宇:水面像天空一样广阔,积水漂浮在空中。 6. 孤云绕翠微
【注释】 东轩:书房。 华胥梦:指安闲自适的境界。 丧我:谓忘却自我。 安更问其馀(余,其他。):何必再去问其它事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归卧东轩后所作的抒情诗。诗人在雨中驱车回家,心情十分舒畅,他一边走一边吟咏着《归园田居》中的诗句,一路哼着小曲儿,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自己的书斋。这时,他的心情非常愉快,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 首联“小雨车马息,微风窗户虚。”写诗人驱车归来,心情愉悦。
【注释】 1. 朱明:古代指正午,即中午时分。 2. 云霓:指天色昏暗。 3. 幽居:隐逸的居所或山林隐居之地。 4. 衰花:凋谢的花。 5. 秋光:秋天的景色。 6. 顿入眼前来:忽然出现在眼前。 【译文】 雨中北轩,草树在傍晚时已经呈现红黄色泽,而天上却布满了乌云。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住,就像日暮时分一样暗淡。 独自居住在这寂静的环境中,没有人能与我共同享受这份宁静。山中的鸟儿也对我充满好奇
【注释】 1.西郊:指长安城外。2.故人:老友。3.倾盖:把车盖倾倒,比喻交欢、亲近。4.行色:出行时的车马等景物。5.衣裳:衣和裳,泛指衣物。6.洛尘:洛阳的尘土。7.筇(róng)杖:手执拐杖。8.冉笮(zé):冉,地名;笮,地名。9.峨岷:峨眉山在四川,岷山在甘肃南部,二山相连。10.别时意:离别时的情意。11.四春:四年。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是作者对友人送行的赠答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