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清北风厉,日落乱鸦栖。
望远影如叠,听长声渐低。
月中惊不定,城上暗仍啼。
出处乘朝夕,应无失旦迷。
译文:
天清冷,北风吹得猛烈,太阳落山,乌鸦乱飞。
远远望去影子重叠,听那长长的叫声渐渐低沉。
月色中惊扰不安,城头上乌鸦依旧啼叫。
它们出入乘着朝夕的更替,应该不会迷失在黎明时分。
注释:
- 寒鸦:指乌鸦。
- 天清北风厉:天空晴朗,北风凛冽。
- 日落乱鸦栖:太阳落山时,乌鸦乱飞。
- 望远影如叠:远远望去,乌鸦的影子如同重叠。
- 听长声渐低:听着乌鸦的长叫声逐渐低沉。
- 月中惊不定:月色中惊扰不安。
- 城上暗仍啼:城头上乌鸦仍在啼叫。
- 出处乘朝夕:出没于早晚之间。
- 应无失旦迷:应该不会迷失在黎明时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傍晚的景象,通过观察乌鸦的行为,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首句“天清北风厉”,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背景,天气清冷,北风劲吹,为接下来的描写奠定了基调。接着,“日落乱鸦栖”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乌鸦乱飞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暮色和萧瑟之感。
第三、四句“望远影如叠,听长声渐低”进一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加强了场景的氛围。远处乌鸦的影子仿佛重叠在一起,而长叫声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这种变化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情感。
最后两句“月中惊不定,城上暗仍啼”则转向夜晚,乌鸦在月色中显得更加不安,尽管周围一片漆黑,但它仍旧在城内城外不停地啼叫,这种坚持和执着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自身的处境或心情。
整首诗虽然篇幅不长,却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景物的刻画和情感的抒发,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独特的美感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