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过从密,青云步武通。
文章一朝盛,兄弟两家同。
结绶轻萧育,忘年似孔融。
相看各相喜,安得恨途穷。

舍弟及杨十七尊兄同年登科贺彦文

紫禁过从密,青云步武通。

文章一朝盛,兄弟两家同。

结绶轻萧育,忘年似孔融。

相看各相喜,安得恨途穷。

译文:

我的舍弟和杨十七的兄长都是今年一同考中的进士。他们进入紫禁城时,关系亲近密切;他们的官职都迅速得到提升。他们的才学一时极为兴盛,因此兄弟两人同时获得高官厚禄。我与他们结了亲家,如同萧育与孔融一样亲密无间。看到他们互相庆贺,我也感到十分高兴,怎能因为路途遥远而感到遗憾呢?

注释:

  1. 紫禁过从密: 紫禁是皇宫,过从即来往,密指亲密。在紫禁宫中来往亲密。
  2. 青云步武通: 青云,喻仕途升迁,步武比喻仕途顺利通行无阻。
  3. 文章一朝盛: 文章即才华学识,一朝为一时,盛指兴盛发达。才华学识一时达到高峰。
  4. 结绶: 古时官吏系印于绶上,绶即印带。
  5. 忘年: 忘即忘却,年指年龄,忘年指超越年龄的友谊。
  6. 孔融: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以豪爽著称,他与刘备有深厚的友谊,曾对刘备说:“大人(指刘备)若龙骧虎视,旁若无人,顾盼自雄者,吾望龙之九渊矣。”后来因曹操忌惮他的才能而杀害了他。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与舍弟、杨十七兄长以及两位贵公子之间深厚友谊的喜悦之情。
    第一句”舍弟及杨十七尊兄同年登科”,直接点出了主题,说明作者与舍弟、杨十七兄长以及两位贵公子同年考中进士,这是一个重要的成就。
    第二句”紫禁过从密,青云步武通”,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在紫禁宫中的关系密切,仕途顺利。
    第三、四句”文章一朝盛,兄弟两家同”,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才学和才华,使得整个家族都为之骄傲。
    第五、六句”结绶轻萧育,忘年似孔融”,则描绘了他们在友情中相互支持,如同古代名士孔融那样。这种友情超越了年龄,令人羡慕不已。
    最后两句”相看各相喜,安得恨途穷”,则是他们对这种友情的感慨。他们彼此欣赏,相互喜悦,哪里会因为路途遥远而感到遗憾呢?这充分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