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归命启,遏密罄宗尧。
陵寝略依汉,衣冠深葬桥。
空看同轨至,非复总章朝。
西望新宫柏,悲风亦后凋。

【注释】

  1. 讴歌归命启:指歌颂仁宗皇帝的即位,因为仁宗是宋真宗第四子,其继位时年号为“咸平”,所以称“归命启”。
  2. 遏密罄宗尧:意谓抑制音乐之声以表示对祖先的崇敬。遏,停止;罄,尽。宗,尊崇。尧,指唐尧。
  3. 陵寝略依汉:意为仁宗的陵墓建造规模和汉代相似。汉,指西汉。
  4. 衣冠深葬桥:意为仁宗的衣冠葬在桥上。衣冠,代指死者的服饰。深葬,即埋葬得较深,以示尊重。桥,代指桥梁。
    5、空看同轨至:意为看着同路的人到达这里。同轨,指同一路线的人。至,到达。
  5. 非复总章朝:意为不再是以前那样有权威的帝王之朝。总章,指总章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场所。朝,代指朝廷。
  6. 西望新宫柏:意为向西望去新皇宫中的柏树,象征帝权已衰。新宫,指新建的皇宫。柏,柏树,常绿乔木,这里比喻新皇。
    【赏析】
    此诗共四首,是作者对宋仁宗皇帝即位时的追忆之作。《宋史》记载,宋仁宗赵祯即位后,因感念父亲宋真宗的厚恩,曾于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四月,在太清楼下东侧建一座“奉慈阁”来纪念父亲。仁宗还特地下诏说:“朕闻太清楼下东偏有奉慈阁,盖吾先人临御之地也。可改额。”可见这首诗是写于仁宗即位之初。
    第一首《挽仁宗皇帝歌》,全诗八句,前三句赞颂仁宗皇帝登基,并强调其与汉文帝一样尊崇祖先;后五句写仁宗皇帝即位后,国家政令有所变更,但人们仍能见到仁宗皇帝的遗风。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仁宗皇帝的赞美之情。
    第二首《挽仁宗皇帝歌》,全诗十句,前三句赞颂仁宗皇帝登基后,国家政令有所变更,不再像从前那样有权威了;后七句写仁宗皇帝即位后,人们仍能见到他当年的风采。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昔日英明君主的形象。
    第三首《挽仁宗皇帝歌》,全诗八句,前三句赞颂仁宗皇帝登基后,国家政令有所变更,不再像从前那样有权威了;后五句写仁宗皇帝即位后,国家政令有所变更,但人们仍能见到仁宗皇帝的遗风。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仁宗皇帝的赞美之情。
    第四首《挽仁宗皇帝歌》,全诗九句,前三句赞颂仁宗皇帝登基后,国家政令有所变更,不再像从前那样有权威了;后五句写仁宗皇帝即位后,国家政令有所变更,但人们仍能见到仁宗皇帝的遗风。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昔日英明君主的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