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兵得汉巧,五月战西河。
壮士平原死,孤城杀气多。
犹闻疏勒守,无复鲁阳戈。
不反东流水,滔滔奈尔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诗,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本题要求学生逐句释义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首先,“丁酉五月郭守恩战殁武戡走入壁守恩勇将有智略”,意思是说在丁酉年五月,郭守恩被击败后,武戡进入城来防守郭守恩。这里要注意的关键词是“丁酉”,指的是公元728年;“郭守恩”和“武戡”,分别是唐代将领和吐蕃使者;“丁酉五月”,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战殁”,是指战败身亡;“步入”,指进入城中。第二联:“敌兵得汉巧,五月战西河。”“敌兵”指吐蕃军,“得汉巧”意为他们得到了唐朝军队巧妙的战术。第三联:“壮士平原死,孤城杀气多。”意思是在平原上死去了壮士,孤城上空弥漫着杀气。第四联:“犹闻疏勒守,无复鲁阳戈。”意思是还听说有疏勒城的守将,不再听到鲁阳的金戈铁马。第五联:“不反东流水,滔滔奈尔何。”意思是东流水不会倒流回去,你奈我何呢?

【答案】

这首诗是写唐蕃战争的。前两句写郭守恩战殁后,武戡入城坚守。“郭守恩”是当时著名的节度使,他战死沙场是不幸的,但他的勇将有智略,使吐蕃人吃了大亏。后四句写吐蕃人虽然战败,但在城头上依然杀气腾腾,他们仍然在坚持战斗。最后一句表明作者的态度,吐蕃虽然失败,但他们仍会卷土重来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