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沙百炼贵,济世五铢圜。
侔色都疑似,颁行适自然。
萧萧秋意早,采采露华鲜。
贫谢侏儒甚,烦君慰眼前。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九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注释和赏析:
披沙百炼贵,济世五铢圜。
- 披沙:比喻经过筛选和提炼。百炼:多次炼制。贵:珍贵。济世:有益于世间。五铢:古代货币单位。圜:圆形。
译文:经过反复的筛选和提炼,金银变得珍贵,这些金银可以用于济世(帮助社会)。
侔色都疑似,颁行适自然。
- 侔色:颜色相似。都疑:都是可疑的。似:相似。颁行:颁发、推行。适:适应。自然:自然而然,指符合自然的规律。
译文:金银的颜色与真玉相仿,让人难以分辨真伪。这些金银被广泛地推广使用,完全符合自然规律。
萧萧秋意早,采采露华鲜。
-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秋意:秋天的气息。早:早于其他季节。采采:形容露珠晶莹剔透。露华:露水。
译文:秋天的气息已经来临得比往年早了,露珠晶莹剔透,显得格外新鲜。
贫谢侏儒甚,烦君慰眼前。
- 贫谢:贫穷。侏儒:矮小的人。甚:很,非常。烦君:麻烦您。慰眼前:安慰眼前的景象,即安慰眼前的困境或痛苦。
译文:我贫穷潦倒,矮小如侏儒一般,非常感谢您的关怀。请用您的关心来温暖我眼前的困难。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表达了作者对金银的珍视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悟。首联描绘了金银的珍贵和对社会的贡献,颔联则通过对比金银与真玉的相似性,强调了金银的价值和普及程度,颈联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露水的清新,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无助和需要他人的关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的思考,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