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槎汉使者,聚米马将军。
关塞他年阻,河山此座分。
悠悠伤战骨,处处怒妖氛。
未分儒生老,深希笔砚焚。
观陕西图
乘槎汉使者,聚米马将军。
关塞他年阻,河山此座分。
悠悠伤战骨,处处怒妖氛。
未分儒生老,深希笔砚焚。
【注释】:
- 乘槎(chá):指乘坐木筏渡河,泛指旅行。
- 聚米马将军:形容马的雄壮,也比喻英勇善战的人。
- 关塞:关口和要塞,这里代指边远地区。
- 悠悠:漫长、久远的意思。
- 伤:怜惜、哀悼。
- 妖氛:迷信说法,认为是一种不祥之气。
- 儒生:指读书人。
- 深希:深深地期望、希望。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观陕西图》中的前四句。整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的深切忧虑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痛苦的深深同情。
“乘槎汉使者,聚米马将军。”第一句描绘了汉代使者乘坐木筏渡海的形象,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和平。第二句则用“聚米为马”的典故来比喻边疆地区的辽阔和雄壮,同时也暗含了边疆的艰苦和需要更多的英勇之士去守护。
接下来的两句“关塞他年阻,河山此座分”,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境安全的关注和忧虑。他担忧的是,即使有再多的勇士,也无法阻挡敌人的侵扰。而“河山此座分”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分裂的痛心疾首。
第三句“悠悠伤战骨,处处怒妖氛”中,诗人通过“悠悠”一词来表达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尽的悲伤和痛苦,同时也展现了边疆的荒凉和人民的苦难。而“怒妖氛”则形象地描述了边疆地区的不祥之气,暗示了战争的恐怖和混乱。
最后一句“未分儒生老,深希笔砚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人的关心和期望。他希望那些致力于学问的儒生们能够继续他们的学习,而不是因为战争而放弃追求知识。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深深的遗憾,因为自己没有能够在战场上与敌人一决胜负,而是只能在家乡默默无闻地度过余生。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景象的描述,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的担忧和对战争破坏的痛心,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读书人的关爱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