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忽忽春空过,积雨潇潇夏欲交。
近砌梧桐新有荫,衔泥燕子总成巢。
此邦卑湿酒长醉,随事文章亦解嘲。
心远地偏人迹绝,漫劳三径数诛茅。
和忆幽谷二首
深居忽忽春空过,积雨潇潇夏欲交。
近砌梧桐新有荫,衔泥燕子总成巢。
此邦卑湿酒长醉,随事文章亦解嘲。
心远地偏人迹绝,漫劳三径数诛茅。
注释:
- 深居忽忽春空过,积雨潇潇夏欲交。
- [深居] 指的是隐居的生活状态。
- [忽忽] 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此处应是说春天很快就过去了。
- [积雨潇潇] 形容连绵不断的雨声。
- 近砌梧桐新有荫,衔泥燕子总成巢。
- [近砌] 靠近墙壁的砖石。
- [有荫] 有树荫的意思。
- [衔泥燕] 就是燕子衔泥筑巢。
- 此邦卑湿酒长醉,随事文章亦解嘲。
- [此邦] 指作者居住的地方。
- [卑湿] 环境潮湿。
- [文章] 文学创作或学术著作。
- 心远地偏人迹绝,漫劳三径数诛茅。
- [心远] 心灵高洁,不为尘世所动。
- [地偏] 远离喧嚣的地方。
- [人迹绝] 没有人来打扰。
- [三径] 指道家所说的通往神仙的道路,这里借指隐居生活的路径。
- [数诛茅] 多次铲除杂草,表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坚持。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诗人隐居生活态度与情趣的诗作。
第一联“深居忽忽春空过,积雨潇潇夏欲交。”表达了诗人在深居中的孤独感和对春天的留恋。”深居”暗示了诗人远离尘嚣,独自享受着隐居生活的乐趣。而“忽忽”一词则传达出了时间的匆匆而过,以及诗人内心对流逝时光的感慨。“积雨潇潇”描绘了夏日来临前的阴雨天气,为接下来的描写营造了一个静谧而湿润的背景。
第二联“近砌梧桐新有荫,衔泥燕子总成巢。”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近砌”指的是接近墙壁的砖石,象征着简朴、清雅;“新有荫”则意味着新的生机与希望。而“衔泥燕子”则寓意着勤劳与温馨的家庭氛围。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
第三联“此邦卑湿酒长醉,随事文章亦解嘲。”揭示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接受度和乐观态度。虽然身处一个潮湿的环境中,但诗人并未感到不适,反而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同时,“随事文章”表达了他不受外界干扰、专注于个人兴趣和创作的精神风貌。这里的“亦解嘲”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豁达态度。
尾联“心远地偏人迹绝,漫劳三径数诛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内心世界独立和自由的理念。“心远”指的是心灵的自由和超脱;“地偏”则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人迹绝”则表达了与世俗隔绝的意境。最后以“漫劳三径数诛茅”作为结尾,既显示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