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求为典属国,终军愿得使匈奴。
和亲不及当时策,慷慨犹为大丈夫。
百年强敌轻中国,一世奇功悲腐儒。
闻道边民尚严警,异时回首恨江湖。
注释:
- “贾谊求为典属国,终军愿得使匈奴” :贾谊曾请求担任典属国(一种官职),而终军则愿意出使匈奴。
- “和亲不及当时策,慷慨犹为大丈夫”:和亲政策不如当时的策略有效,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屈不挠,像男子汉一样坚强。
- “百年强敌轻中国,一世奇功悲腐儒”:一百年后,强大的敌人轻易地轻视了我们,一世的奇功却让那些腐化的人感到悲伤。
- “闻道边民尚严警,异时回首恨江湖”:听说边防的百姓们仍然保持着高度警惕,如果有一天回望过去,我可能会因为过去的遗憾而感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作者通过回顾历史事件和个人经历,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忠诚。首句“贾谊求为典属国,终军愿得使匈奴”,描绘了两位历史人物的志向与追求,展示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使命的担当。第二句“和亲不及当时策,慷慨犹为大丈夫”,批评了当时的和亲政策,强调个人在面对国家大事时应有独立思考和行动的勇气,即使可能面临失败或困难也不失为一位真正的“大丈夫”。第三、四两句“百年强敌轻中国,一世奇功悲腐儒”进一步揭示了历史的残酷现实,即使有着辉煌的成就,也不能改变被强敌欺辱的命运,讽刺了那些只追求名利而不注重国家命运的腐儒。最后一句“闻道边民尚严警,异时回首恨江湖”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过去的怀念,希望后人能够记住这些警示,珍惜和平,避免再次遭受战乱之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强烈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