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血龙文千里驹,长楸未试局庭隅。
一麾几老诸侯相,五日初还建礼趋。
独得凤毛惊众目,相望花萼照亨衢。
白头漫感悲秋赋,自笑妨贤此禁涂。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诗句解读
  • “汗血龙文千里驹”:描述了一匹骏马,身上带有珍贵的汗血,象征着非凡的出身和血统。
  • “长楸未试局庭隅”:意指虽然有所准备或尝试,但尚未在适当的时机或场所展示自己。
  • “一麾几老诸侯相”:表示经历了多次官职调动后,已经成为了一位资深的官员。
  • “五日初还建礼趋”:暗示着刚刚结束某项任务或使命,准备回到工作岗位上。
  • “独得凤毛惊众目”:形容个人才华出众,得到了众人的关注和赞赏。
  • “相望花萼照亨衢”:比喻自己的地位或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誉。
  • “白头漫感悲秋赋”: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无奈。
  • “自笑妨贤此禁涂”:自嘲地认为由于自己的某些行为或言论而受到限制或指责。
  1. 译文注释
  • 这首诗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呈现,每两句为一句,共四句。
  • “汗血龙文千里驹”中的“汗血”指的是一种稀有的马匹,而“龙文”则可能是指马身上的花纹或标志。
  • “长楸未试局庭隅”中的“长楸”指的是高大的树木,而“局庭隅”则可能是指庭院的角落或边界。
  • “一麾几老诸侯相”中的“一麾”指的是一种古代官位的象征,而“诸侯相”则可能是指诸侯国之间的联盟或关系。
  • “五日初还建礼趋”中的“建礼趋”可能是指参与某种礼仪活动或仪式的行列。
  • “独得凤毛惊众目”中的“凤毛”可能是指凤凰的羽毛,而“惊众目”则可能是指引起了他人的注意或惊讶。
  • “相望花萼照亨衢”中的“花萼”可能是指花朵的萼片,而“亨衢”则可能是指繁华的道路或街道。
  1. 背景赏析
  • 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官场中的某些现象和文人的心态。
  • 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展现了自己在官场中的经历和感悟。
  • 诗中充满了对人生、友情和仕途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敏锐观察和独特见解。
  1. 名家点评
  • 清代学者王士禛在《渔洋诗话》中评价此诗说:“其气浑灏流转,如长江大河,非区区畦径所能限也。”他认为这首诗的气势宏大流畅,如同一条江河一般,无法用狭隘的范畴来限定。
  • 现代文学评论家陈志明在其著作《宋人诗词鉴赏》中指出:“此诗虽为应酬之作,然不失为宋人咏物抒怀的典范。”他认为这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咏物诗词,通过咏物抒发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1. 创作背景
  • 刘敞曾因直言进谏得罪仁宗皇帝,被贬至永兴军任职。后来,他又因反对接受群臣所上的尊号而被召回朝廷。在这一系列政治风波中,刘敞深感世态炎凉,因此创作了这首《次韵奉答屯田宋员外》。诗中通过对“汗血龙文”、“长楸未试”、“一麾几老”、“五日初还”等词汇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坎坷、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1. 相关作品介绍
  • 刘敞的另一首著名七言律诗是《春权权衡》。该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向往。其中,“春光无限好,何处不飞花”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 此外,刘敞还有一部著名的散文集叫《公是集》,其中收录了他的许多文学作品和学术论述。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刘敞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写作技巧,也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和价值观。
  1. 总结
  • 《次韵奉答屯田宋员外》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起落和变化。诗中既有对官场的深刻洞察,也有对友情的真挚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