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故城长乐坡,三年从此送君过。
宦游不道相逢少,愁病何堪惨别多。
强敌犹知奉威信,巴童莫忘习中和。
庙堂应趋缁衣拜,少缓离亭白玉珂。
病中口占七言奉送前成都尹吕宝臣龙图还朝
开远故城长乐坡,三年从此送君过。
宦游不道相逢少,愁病何堪惨别多。
强敌犹知奉威信,巴童莫忘习中和。
庙堂应趋缁衣拜,少缓离亭白玉珂。
注释与解析
- 开远故城长乐坡:此句表明诗人所在的地点是开远故城,具体指的是长乐坡,一个充满历史意义的地方。
- 三年从此送君过:意味着从现在开始的三年里,诗人将多次送别这位成都尹,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
- 宦游不道相逢少:“宦游”是指官员的公务旅行,“不道”表示没想到、未预料到,“相逢少”则意味着与朋友相遇的机会不多。
- 愁病何堪惨别多:表达了由于健康问题和疾病困扰,诗人难以接受如此多的离别之情。
- 强敌犹知奉威信:尽管面临强大的敌人,成都尹依然保持着国家的威望和信誉。
- 巴童莫忘习中和:这里的“巴童”可能指的是地方上的儿童或者人民,“习中和”指的是学习并保持中庸之道。
- 庙堂应趋缁衣拜:在朝廷中,官员们应该穿着黑色的衣服,以示谦卑恭敬。
- 少缓离亭白玉珂:希望在告别时能有更多的时间,以从容的心态离开,象征性地用白玉制成的玉佩作为比喻。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宋代诗人刘敞对于友情和离别深深的情感体验。通过精细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诗人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状态,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诗中蕴含着对成都尹深厚情感的表达,以及对友人未来路途的祝福与期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如“开远故城长乐坡”和“强敌犹知奉威信”,诗人不仅展示了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更借此表达了自己面对困境的态度和对国家忠诚的信念。此外,诗中还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即“巴童莫忘习中和”。这不仅是对成都尹的个人期望,也是对社会的一种美好祝愿——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平和与正直。整体上,《病中口占七言奉送前成都尹吕宝臣龙图还朝》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歌,也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的作品,其深远的影响力体现在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思想发展的积极贡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