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阴不自敛,飞霰一何骄。
强妒春阳盛,那妨玉琯调。
滔天初极望,见晛已全消。
讵损朱华丽,只添绿野饶。
泥涂穷道路,絺绤乱鼲貂。
遂恐天时错,仍虞岁事枵。
浮云犹苦结,燕贺乍惊飘。
但使风从律,无嫌物反祅。
初过元日社,又放紫宸朝。
乘兴从君饮,孤音续郢谣。
【注释】
①故阴:指冬末。敛:收敛,收束。
②飞霰:飘落的雪花。何:多么。
③强:勉强。妒:嫉妒。春阳:春天的阳光。盛:旺盛。
④玉琯调:用“玉琯”(即玉制的编钟)调节音律。
⑤滔天:形容大雪覆盖天地,无边无际。
⑥见晛(yù)已:看见了太阳已经落下。
⑦讵(jù):岂。朱华丽:指红色的锦绣。朱,红色;华,光彩。
⑧只:只增,只多。
⑨泥涂:泥泞的道路。穷道路:走完了所有的道路。
⑩絺绤(chī xì),古代一种用细葛布制成的内衣。乱鼲貂:乱糟糟地披着狐皮裘。鼲,黄鼠狼。裘,皮衣。
⑪遂恐:担心。天时:天气和时节。错:错误,反常。
⑫仍虞岁事枵(xiāo):仍然担心来年粮食歉收。虞,忧虑。枵(xiāo),空。
⑬浮云犹苦结:飘荡的云雾还苦苦地缠绕。苦,苦苦地,这里作动词。结,聚集。
⑭燕贺:指燕子报春。乍:刚刚。惊,惊动。飘:飞舞,飘动。
⑮但使风从律:只要风向合乎节令,就不怕物反其性。律,节度,规范。
⑯初过元日社:过了正月初一的社祭。元,始,开始。社,土地神。
⑰又放紫宸朝:又举行了紫禁城内的朝会。紫宸,皇宫正门名,代称皇帝居所。
⑱乘兴:趁着高兴的心情。从君饮,跟着你饮酒。君,尊称。
⑲孤音续郢谣:只有我的歌声才能延续《楚辞.离骚》中的歌谣。郢谣,楚国的《招魂》中的乐歌。郢,今湖北江陵县。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雪诗,写在冬至之后,立春之前雪景的变化及诗人的感受。
第一、二句:“故阴不自敛,飞霰一何骄。”写冬尽而春来,大地一片银白,雪花纷飞,犹如一群顽童在空中撒欢儿。这两句是说冬天不肯收束自己的寒冷,而春天却偏偏要施展它那旺盛的力量。一个“不”字,一个“一何”字,把冬天的冷酷无情和春天的生机盎然表现得十分生动传神。“强妒”二字,则活画出雪花的情态,使人觉得它们仿佛也懂得了争春之趣。
第三、四句:“强妒春阳盛,那妨玉琯调。”意思是,春天的阳光本很明媚,可是雪花却非要与它争个高下不可,这就使得本来和谐悦耳的玉管乐声变得不那么悦耳动听了。此联紧承上句,写雪花竞相飘飞的情景,以雪花之“强妒”反衬出春阳之“盛”,同时巧妙地将雪花比作乐器上的管乐,既切合题意,又富有诗意。
五六两句:“滔天初极望,见晛已全消。”意思是说,大雪铺天盖地,一直望不到边,等到太阳落山时,才觉得雪渐渐小了,看不见了。这两句是说,太阳虽已西沉,但大雪还在继续下着,直至夜幕降临方才停歇。“滔天”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大雪覆盖天地的宏伟气势。“见晛已全消”一句,不仅说明大雪下得大,而且说明下了整整一天一夜。
七八两句:“讵(jù)损朱华丽,只添绿野饶。”意思是说,尽管大雪给万物披上了厚厚的一层白纱,但是并没有损伤红花的美丽,反而使得绿色田野更加茂盛了。此联是说,大雪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便,但却增加了大自然的美景。
九至十四句:“泥涂穷道路,絺绤乱鼲貂。遂恐天时错,仍虞岁事枵。”意思是说,由于大雪封住了所有的道路,所以只好裹着棉衣、戴着皮帽出门,结果弄得浑身上下都是雪。尽管如此,还是担心今年的庄稼会受到损害。这几句是写大雪过后人们的行动和心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泥涂穷道路”写的是雪后泥泞不堪的道路;“絺绤乱鼲貂”写的是人们裹着皮衣、戴着狐皮帽出门的样子;“遂恐天时错,仍虞岁事枵”写的是因大雪而担心来年的收成。这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对这场大雪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十五十六两句:“浮云犹苦结,燕贺乍惊飘。”写的是大雪过后天空的景象。“浮云犹苦结”写的是雪后的浮云依然密布在天空;“燕贺乍惊飘”则是说燕子报春的消息刚刚传来,雪花便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最后两句:“但使风从律,无嫌物反祅(niǎo)。初过元日社,又放紫宸朝。”写的是诗人对这场大雪的期待与喜悦。意思是说,只要风向合乎节令,就不会担心物反其性。因为今天是过完冬至的第一天祭社的日子,又赶上紫禁城内的朝会,所以更应该好好享受一番这美好的时光。
这首诗描写的是大雪过后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写得很有情趣,读来令人感到清新爽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