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钧运洪炉,昼夜不少停。
万物更相禅,一气纷异形。
驹掇出灶下,久竹为青宁。
孰知范氏牺,晚就南亩耕。
至人友造化,逝与一世冥。
善恶故不屑,宠辱何足惊。
这首诗共有12句,每句都包含了一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包括“元钧运”、“昼夜”、“禅”、“纷异形”、“驹掇”、“青宁”、“孰知范氏牺”、“晚就”、“至人友”、“逝与一世冥”和“善恶故不屑”。
下面是对这些关键词的逐句释义:
- 元钧运:指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元钧,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运,则是指万物的运行和变化。
- 昼夜:指日夜更替。
- 禅:这里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 纷异形:形容世界万物形态各异,千差万别。
- 驹掇:即小取、拾取,比喻微小或短暂的存在。
- 青宁:青色和安宁,形容一种平和的状态。
- 孰知范氏牺:谁知晓范氏牺牲的故事?范氏,指传说中的范蠡,他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业家。
- 晚就:指晚来从事某事。
- 至人友:至人,指道德修养达到极致的人;友,则是交往、交流的意思。
- 逝与一世冥:消逝于世,与世相忘。
- 善恶故不屑:对善与恶的态度是淡然处之,不予理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宇宙图景,通过描述宇宙的运行和万物的变迁,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世界的多样性。诗人以“元钧运”为起点,揭示了宇宙的始源和变化的本质,而“昼夜不停”则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万物的更迭。接着,诗人通过对“禅”和“纷异形”的描绘,表达了世间万物形态多样、变化无常的观点。此外,诗人还将范氏的故事融入其中,暗示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