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虽暑湿,亦恶春令早。
雨旸恒不时,过燠未为好。
凌威集骄阳,瘴疹一以扫。
宿麦根复濡,丰年不烦祷。
堪舆气清真,生物同寿考。
大哉造化力,排斡正穹昊。
能令四时顺,少失安足道。
君胡乃嗟叹,哀彼花与草。
方今王正始,节物自未老。
繁华虽云迟,秀实终自保。
可以宽君爱,毋为色枯槁。
【注释】:
水国:指江南地区。暑湿:湿热。凌威:炎热。瘴疹:疟疾等疾病。宿麦根复濡:指早春时,小麦已经抽穗生长了。堪舆:风水,迷信上认为山峦的形势和地理环境对人们的吉凶福祸有着影响。排斡:运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张九龄在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春天写的。当时岭南地区气候异常,阴雨连绵,天气闷热潮湿,正是“大热特甚”的时候。而此时南方却出现了罕见的寒霜、春雪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惊喜。
首联写岭南气候之异:“水国虽暑湿,亦恶春令早”。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岭南地处南方,属水国,气候本来就潮湿,又值盛夏时节,可是今年却出现了早春的寒霜、春雪现象,使人们感到意外和惊奇。这里用一个“恶”字,把岭南地区气候之特殊表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写岭南气候反常的原因:“雨旸恒不时,过燠未为好”。意思是说:岭南地区虽然雨水充足,阳光明媚,可是今年的雨水和阳光总是不按规律出现,时而亢旱时而多雨,这种不正常的气候现象让人感到很不舒服。这一句诗既写出了当地人民盼望雨泽的心理,也反映出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颈联进一步描写岭南气候的反常现象:“凌威集骄阳,瘴疹一以扫”。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今年岭南地区出现了炎热的骄阳天气,连瘴疫病痛都随着骄阳一起消散了。这里的“凌威”指的是骄阳高照,“瘴疹”是指岭南特有的疟疾等疾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写出了岭南地区气候反常的现象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尾联表达诗人的观点:“宿麦根复濡,丰年不烦祷”。“宿麦”是指早春时已经抽穗生长的小麦,“濡”是湿润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早春时小麦已经抽穗生长了,所以今年不会出现干旱现象,农民们就不用祈祷丰收了。这一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岭南地区气候反常现象的不满情绪,又流露出他对当地人民的关怀之情。
尾联进一步抒发诗人的情感:“堪舆气清真,生物同寿考。”意思是说:当地的风水之气清新纯净,万物都能得到良好的生长条件,人们也能像长寿的人一样健康长寿。这两句诗通过对当地风水之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当地自然环境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诗是诗人对岭南地区气候反常现象的评价:“大哉造化力,排斡正穹昊。”“大哉造化力”是感叹词,意思是说大自然的力量真是伟大无比啊!“排斡”是运转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它能够使四季轮替,让万物生长繁衍。
整首诗通过对岭南地区气候反常现象的描绘和对当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分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当地人民的关怀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气候反常现象的反思和总结,表达了对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思考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