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阴乘炎夏,晦色竟朝暮。
蛟龙困云雷,虎豹病氛雾。
过时畏昏垫,推分纵所遇。
闭阁空自愁,救饥眇无素。
江侯卧闾里,本自济时具。
方与造物游,昔同斯人虑。
作诗破幽愤,极笔纡远慕。
磊落三贤人,千秋如面晤。
道同义相契,未必形影附。
长谣鸡鸣篇,因见君子度。
【注释】
繁阴:浓密的树荫。
乘炎夏:趁着炎热的夏天。
晦色:昏暗的颜色。
蛟龙困云雷,虎豹病氛雾:比喻自己处境艰难,如同被困住的蛟龙和被云雾缠绕的虎豹一样。
过时:错过时机。
推分:推究原因。
闭阁:关闭门廊。
眇无素:没有粮食。
闾里:里巷、乡间。
造物:指自然造化,也指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
方与:正与,正在与……交往。
斯人虑:此人的忧虑。斯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虚词“此”,这里用“斯人”来代指江丈,即江端的友人。
道同义相契:彼此志趣相同,志同道合。
未必形影附:不一定像影子那样依附在一起。
长谣鸡鸣篇:长歌当哭,抒发哀怨的诗句。
度:考虑,思考。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初夏,诗人当时任江州司马。《答江丈雨中》是酬谢诗中的第一首,也是酬答诗中的压卷之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所思所想,以及他对于仕途失意的无奈之情。
全诗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写江边的景致;第二段写自己的遭遇;第三段写朋友对自己的思念,并表达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第四段则表达了对仕途失意的无奈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第一段:
繁阴乘炎夏,晦色竟朝暮。
这两句描述了江边景色的变化。夏季的阳光明媚,使得江边的树木茂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变得阴暗,太阳也失去了光芒。
第二段:
蛟龙困云雷,虎豹病氛雾。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致。如同被困住一样,蛟龙和虎豹都感到痛苦,因为它们被浓厚的云雾所困扰。
第三段:
过时畏昏垫,推分纵所遇。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心情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担心自己的处境会变得糟糕,因此他开始努力寻找出路。
第四段:
闭阁空自愁,救饥眇无素。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他关上了房门,独自面对心中的忧愁。他试图通过写作来寻求帮助,但是却没有找到任何答案。
第五段:
江侯卧闾里,本自济时具。
这两句描述了江端的隐居生活。他原本就具备着拯救天下的能力。
第六段:
方与造物游,昔同斯人虑。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与江端的交流和友谊。他们一起探讨了关于世界的问题,共同面对着人生的种种难题。
第七段:
作诗破幽愤,极笔纡远慕。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创作诗歌的原因。他用诗歌来抒发心中的幽愤,表达自己对于远方的向往。
第八段:
磊落三贤人,千秋如面晤。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他赞美那些具有高尚品质的人,就像历史上的诸葛亮、王勃和白居易等人一样,他们的形象永远铭刻在他的心中。
第九段:
道同义相契,未必形影附。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理解。虽然他们的志趣不同,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却是真挚而深刻的。
第十段:
长谣鸡鸣篇,因见君子度。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来源。他的诗歌受到了《长谣鸡鸣篇》的影响,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