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如不闻,烦襟尚郁怫。
高亭一何壮,俾我遗外物。
是时夏景初,竹树雨飘拂。
燕雀飞檐楹,喧争互强倔。
世纷类如此,小大何得失。
始知绝群动,方外真有佛。
此地可终隐,不惟谢炎郁。
逍遥鞭其后,岂恨久蟠屈。

【注释】荐福寺,位于杭州西湖之西。山亭,在寺院的高处。烦襟:心烦意乱。郁怫(fú):烦闷。俾:使。遗外物:超脱世俗。是时夏景初,竹树雨飘拂:这时正是初夏时节。高亭:指高耸入云的山亭。燕雀飞檐楹,喧争互强倔:燕子和麻雀在屋檐下争相鸣叫,争夺栖息的地方。小大:大小。世纷类如此,小大何得失:世间纷扰纷争像这山亭一样,大与小有什么分别?方外:佛教语,指佛门之外的修行人。真有佛:真是佛。逍遥鞭其后,岂恨久蟠屈:骑着马在后面逍遥自在地跑。蟠屈:曲折不伸。

【赏析】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隐居钱塘西湖荐福寺山亭时。诗人通过自己对山中景物的观察,抒写了对世事的感慨,表现了归隐后的恬淡心境和对自然、宇宙的领悟。

开头两句“时事如不闻,烦襟尚郁勃”,意思是说:当权者不闻政事,自己却心烦意乱。“郁勃”二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不平。

“高亭一何壮,俾我遗世物”两句是说:这座山亭多么壮丽,使我能够超脱尘世的一切。“遗物”即“遗世”。

“是时夏景初,竹树雨飘拂”两句是说:正当初夏的时候,竹木葱茏,雨后飘摇。

“燕雀飞檐楹,喧争互强倔”两句是说:燕子和麻雀在屋檐下争相鸣叫,争夺栖息的地方。

“世纷类如此,小大何得失”两句是说:世间纷繁纷扰就像这山亭一般,大和小有什么关系呢?

“始知绝群动,方外真有佛”两句是说:才知道世上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地运动,只有佛才是超然物外的至高无上。

“此地可终隐,不惟谢炎郁”两句是说:在这里可以长久地隐居,不仅感谢那郁郁寡欢的日子。“炎郁”是郁郁寡欢的意思。

最后四句,“逍遥鞭其后,岂恨久蟠屈”,是说自己骑马在后面逍遥自在地跑,又怎么会怨恨自己长期处于困顿之中呢?

全诗以咏山亭为主,而抒发了诗人的情怀。诗人借山中景物,抒发了他对现实社会的种种不满以及他向往自然、归隐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