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表难强营,俗中弥不堪。
始觉懒亦真,功名焉可贪。
婆婆玩流光,幽寂信所谙。
束带愁逢迎,燕处倦交谈。
碌碌史隐间,将为兹世惭。
懒诗
分表难强营,俗中弥不堪。
始觉懒亦真,功名焉可贪。
婆婆玩流光,幽寂信所谙。
束带愁逢迎,燕处倦交谈。
将为兹世惭。
分表难强营,俗中弥不堪。
始觉懒亦真,功名焉可贪。
婆婆玩流光,幽寂信所谙。
束带愁逢迎,燕处倦交谈。
碌碌史隐间,将为兹世惭。
懒诗
分表难强营,俗中弥不堪。
始觉懒亦真,功名焉可贪。
婆婆玩流光,幽寂信所谙。
束带愁逢迎,燕处倦交谈。
将为兹世惭。
南墙双柏天生直,材虽未老心千尺。 注释: - 南墙:指南面的墙壁,常用以象征南方或面向南方的地方。双柏:指两棵柏树,通常代表着坚韧、长寿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天生直:意为自然生长而直挺,形容树木直立挺拔。材:指树木的质地,也可以指才能、品德等。虽:即使;虽然。未老:尚未衰老。心千尺:意指心灵高远,志向非凡。 - 译文: 南面墙壁上两棵柏树自然生长而直挺,它们的材质尽管尚未苍老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四月河水湍,怒风复相乘。 - "四月":指的是农历四月初。 - "河湍":河流湍急。 - "怒风":猛烈的风。 - "复":再次。 - 译文:四月初,河水湍急,怒风再次助威。 2. 维绝柁亦摧,舟人废其能。 - "维绝":船桨折断或无法使用。 - "柁":舵。 - "废":失去。 - "能":能力、技能。 - 译文:船桨折断,船人失去了操控船只的能力。 3.
注释:廉吏如今没有刀剑,仁人古人常以车轴为戒。 译文:现在的廉官吏子没有刀剑,古代的仁人们常常把车轴作为鉴戒。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杂诗三首》中的第16首。全诗以“古”字开头,用“今无”、“古戒”两个词语,一前一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揭示了社会变迁对人性的影响和腐蚀,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虑。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希望在清廉的政治氛围中,培养出具有仁爱之心、道德情操的人才
【注释】黄葵:一种植物。常倾叶:叶子总倾向一侧,像倾斜的样子。向日不令照其根:太阳光不能直射到它的根上。 【赏析】诗中描写了黄葵的叶片总倾向于一侧,仿佛在向太阳倾斜一样,而它的根部则不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表现出它对阳光的依赖程度很低。诗人通过对黄葵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之情
注释 其十:第十首。颂声,颂扬之声,指对某人的称赞。骚客:诗人,指屈原。误:错。锡贡,进献。禹书: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用木简记事,因称木简为禹书。迟:迟缓。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梁园吟》中的第十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文人雅士的评价。他认为,人们应该像大禹一样,勤奋努力地治理国家,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享受荣华富贵。同时,他也批评了那些只知颂扬他人而不肯自省的人
其十二 不认识太阳高升时,也分不清月亮升起。 注释: 不识:不知道,不了解。 日高眠起处:指日上三竿之时。即太阳刚升起的时候。 何如:哪里比得上。 风定舞馀时:比喻风平浪静之后,才能欣赏到舞蹈之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宁静的夜晚观赏舞者舞蹈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日出时分与夜晚舞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夜晚舞蹈的美丽之处。同时
【注释】: 美田:美好的田畴。钩盾里:汉代皇宫中苑名。钩,通“钩” 躬稼:亲自耕种。麦,指大小麦。秋馀:秋天的收获。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农事的诗。全诗以“躬稼”、“麦秋馀”为线索,通过描写诗人躬耕劳作的劳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丰收的喜悦心情。全诗语言质朴平实,情感真切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震撼
注释翻译: 在混乱的世道,颍水变得浑浊,在太平的时代,颍水变得清澈。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与太平盛世的不同感受和看法,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注释】 幽寂:寂静;晦:阴暗。猗猗:芳香而美好的样子。佩:佩玉,古人常将玉饰挂在身上,表示高尚或美。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深林中秋雨时的景象:深密的树林里,一片寂静,只有秋雨在阴郁地下着,那丛丛芬芳的兰花也似乎在这寂静的秋天里无所依靠而感到孤独。全诗没有直接写人的心情,而是以物传情,表现了诗人的孤高与清高。 前两句写林子很深,秋雨很密,兰花也很香,但它们却显得有些孤单
【注释】: 四月:农历四月,指暮春时节。 火玉:指红艳欲滴的牡丹花,也比喻艳丽娇嫩的女子。 拂露华:即“拂”与“露华”二字连用,形容牡丹花的枝叶如美女轻抚着华丽的衣裳,显得分外娇艳。 【赏析】: 《夏日闲门生李德载》共八首,这是其中的第八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春时节,牡丹花开、百花凋谢的画面,赞美了牡丹花的美艳。同时通过描写牡丹的枝叶,表现了诗人对女子美丽仪态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生动形象
解析 1. 出门逢一士,抱书向南山。 - 注释:出门时遇到了一位读书人,手里抱着一本书走向南山。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遇到这位读书人时的情景。"抱书向南山"可能暗示着这位读书人正在追求学问或者隐居山林。 2. 问其何为尔,欲语辄复叹。 - 注释:问他为什么这样,他欲言又止,最后叹息。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和读书人之间的交流。读书人在想要解释自己的行为时
【注释】 客游已昨日:客游,指在外作客。已,止。昨日,昨天。 已复岁月改:已经过了多少年月。 流光一如此:《文选·左思<蜀都赋>》“若乃流览亡既”李善注引《尚书》:“日月光于汝身。”刘良注:“言日月往来照汝身体。” 故物纷晦在:故物,过去的东西;晦,昏暗不明;在,存在。 忽使中心悲:忽然使我内心感到悲伤。 悠悠:远的样子,这里比喻遥远。 间何阔:中间相隔多远。 此意君当解:这番心意你应当理解。
注释: 卜隐谢林薮:选择隐居山林。 考槃寄闾里:在邻里中过着隐居生活。 嘉树为我徒:好的树木是我的老师。 清风濯尘耳:清风吹拂我的耳朵,洗净了世俗的尘埃。 手披漆园书:手里拿着《庄子》等道家经典书籍。 身拟长梧子:以长梧子为榜样,追求高远的理想。 穷秋忽感悲:深秋季节忽然感到悲伤。 扫榻且欢喜:打扫床铺准备迎接客人,心中却充满了喜悦。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弟弟一起隐居山林的生活写照
注释: 1. 菖蒲:一种水生植物,其香气清雅,质地肥厚,被人们所喜爱。 2. 香清自足爱,味厚非所伦:意思是说,尽管菖蒲的香气清香,质地肥厚,但它并不因此而受到世人的赞美和追捧,反而被认为不如其他花类珍贵。 3. 如何缺缺徒,反以花为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何人们只看到了菖蒲的不足之处,却忽略了它的优点?反而把它当作了真正的花朵。 4. 花奇不可见,举世皆忌辛:意思是说,虽然菖蒲的花并不奇特
【注释】荐福寺,位于杭州西湖之西。山亭,在寺院的高处。烦襟:心烦意乱。郁怫(fú):烦闷。俾:使。遗外物:超脱世俗。是时夏景初,竹树雨飘拂:这时正是初夏时节。高亭:指高耸入云的山亭。燕雀飞檐楹,喧争互强倔:燕子和麻雀在屋檐下争相鸣叫,争夺栖息的地方。小大:大小。世纷类如此,小大何得失:世间纷扰纷争像这山亭一样,大与小有什么分别?方外:佛教语,指佛门之外的修行人。真有佛:真是佛。逍遥鞭其后
九曲池 广陵春欲归,九曲池先暖。 积雪未全消,流波已全满。 宫城落乔木,岸竹排纤竿。 古事无足悲,登临苦日短。 译文: 春天就要离去了,广陵的九曲池却已经温暖如初。 积雪尚未完全融化,但池中的水流已经满满的。 宫城的树木已经落下,岸边的竹子排列整齐如纤细的竹竿。 古老的往事不值得悲伤,但登临高处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广陵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广陵春欲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