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隐谢林薮,考槃寄闾里。
嘉树为我徒,清风濯尘耳。
手披漆园书,身拟长梧子。
穷秋忽感悲,扫榻且欢喜。
注释:
卜隐谢林薮:选择隐居山林。
考槃寄闾里:在邻里中过着隐居生活。
嘉树为我徒:好的树木是我的老师。
清风濯尘耳:清风吹拂我的耳朵,洗净了世俗的尘埃。
手披漆园书:手里拿着《庄子》等道家经典书籍。
身拟长梧子:以长梧子为榜样,追求高远的理想。
穷秋忽感悲:深秋季节忽然感到悲伤。
扫榻且欢喜:打扫床铺准备迎接客人,心中却充满了喜悦。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弟弟一起隐居山林的生活写照。诗人选择了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与弟弟一起过着田园诗般的隐居生活。
首句“卜隐谢林薮”,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决定。他选择了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华,选择在山林中寻找自己的归宿。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第二句“考槃寄闾里”,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弟弟隐居生活的环境。他们选择在邻里中过上隐居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华。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
第三句“嘉树为我徒”,则是诗人对自己与弟弟生活状态的描绘。他认为自己就像一棵好的树木一样,受到了弟弟的影响和熏陶。这种比喻既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敬仰,也展现了他们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四句“清风濯尘耳”到“且欢喜”,主要描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感受。他感受到了清风拂过耳边,洗净了世俗的尘埃。这种感受让他更加珍惜与弟弟在一起的时光,也让他更加热爱自己的隐居生活。
最后一句“扫榻且欢喜”,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他虽然身处深秋季节,但内心却充满喜悦。这种喜悦来自于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它通过描绘诗人与弟弟一起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