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炎气隆,高田剧焚烧。
惜哉淮海卑,无力能沃焦。
起顾郊野间,离离悉苞萧。
日夕多狂风,飞尘蔽招摇。
谁能起蛟龙,雷雨苏宿苗。
眇然坐自想,幽意增烦歊。
【注释】
闵(mǐn)雨:久不下雨。
长夏炎气隆:夏天炎热,天气炽烈。
高田剧焚烧:庄稼被旱得枯黄焦裂。
惜哉淮海卑:可惜江淮一带地势低洼,不能抗旱。
无力能沃焦:没有能力去挽救焦土。
起顾郊野间:起来望着田野。
离离悉苞萧:稀疏的草木全部枯萎了,像披着白色的衣裳。
招摇: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蛟龙:神话中的动物,传说中能发大水、兴云雨。
眇然坐自想:独自坐着,深思冥想。
幽意增烦歊(yǎn):心中愁闷,思绪纷乱。歊,烦闷。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时序变化的诗,通过写夏季的干旱和秋天的风雨来表现诗人对农事生产艰难困苦的感慨。
首联“长夏炎气隆,高田剧焚烧”两句描写了夏日里,骄阳似火,酷暑难挡,禾苗在酷热中干枯死亡的景象。
颔联“惜哉淮海卑,无力能沃焦”两句写江淮大地低处多,高处少,所以难以抵御酷暑而使田地干裂,庄稼焦枯。
颈联“起顾郊野间,离离悉苞萧”两句写诗人起身望到田野上,只见枯草凋零,萧瑟凄苦。
尾联“日夕多狂风,飞尘蔽招摇”两句写傍晚时分,风卷尘埃,乌云盖天,雷声滚滚,电光闪闪,大雨滂沱而下。
这首诗通过对农事生产艰难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全诗以季节变化为线索,从夏天写到秋天,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最后将主题集中到秋雨对农业的滋润作用上来,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的关心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