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天际来,拂我阶前树。稍惊枝上禽,复堕叶间露。
儿童畏我逢秋悲,刻叶作花矜岁时。祝我宜秋劝使插,未能免俗复尔为。
鬓边二毛殊不恶,淮南何须伤木落。
注释:
剪楸叶词:用楸木叶子做诗词,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凉风天际来,拂我阶前树。稍惊枝上禽,复堕叶间露。
译文:
凉爽的秋风从天际吹来,拂过我台阶前的梧桐树。它稍稍惊动了树枝上的鸟儿,又将落叶打落于叶缝之间。
儿童畏我逢秋悲,刻叶作花矜岁时。祝我宜秋劝使插,未能免俗复尔为。
注释:
儿童怕我因秋天而感到悲伤,便在秋天来临之际刻出树叶做成花朵,以此来显示自己对时光流转的珍视。他们祝愿我能适应秋季,并劝我将树叶做成花来插在头上,但最终我还是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只能继续这样做。
鬓边二毛殊不恶,淮南何须伤木落。
译文:
虽然我头发旁的两鬓已长有白发,但这并不妨碍我对生活的喜爱。对于淮南地区因树木凋零而感受到的哀愁,我认为不必过于担忧。因为只要我们能够欣赏自然的美好,就能够克服这种忧虑。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以楸叶自喻,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热情。
首句“凉风天际来”,描绘出一幅秋风吹动大地、吹拂万物的景象。接着,诗人又描绘出秋风中的鸟鸣声和落叶飘零的情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展现出秋天的独特魅力。
第二句“稍惊枝上禽,复堕叶间露”,诗人以秋风之声、落叶之景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秋风的声音让他心生惊恐,而落叶的落地又让他感受到生命的无常。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转向儿童的世界。他们为了庆祝秋天的到来而刻下树叶,并将它们制作成花朵来展示他们对时光流转的重视。然而,诗人却认为他们的做法过于俗气,无法真正理解自然之美。这里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纯真世界的赞赏和对世俗观念的批判。
最后两句“鬓边二毛殊不恶,淮南何须伤木落”,则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尽管他的头发旁已长出了两鬓的白发,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他相信,只要能够欣赏自然的美好,就不会被世俗的忧愁所困扰。
整首诗以楸叶自喻,通过对秋风、鸟鸣、落叶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儿童世界的观察和自己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情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