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绳既亡书契出,文字变化尤倏忽。
太山七十有二代,遗事昏昏万无一。
岐阳石鼓起晚周,宣王之诗史籀笔。
天下金石凡几存,此当为甲彼皆乙。
体势鸟迹杂蝌蚪,词章车攻与吉日。
六书既废小雅缺,能使兼存此其实。
韩公昔尝歌感激,若弦周诗播琴瑟。
雷生今复隶古定,如破鲁璧传简帙。
道之难行乃若兹,二千年间能事毕。
先王亲用必贵本,流俗玩文因丧质。
此虽于今似不急,岂不班班见儒术。
藏之天府自其所,大训河图亦何物。
会稽群玉久冥寞,漆简韦编尚仿佛。
昔人虽死名不朽,智者能为巧当述。
太学先生事起废,诵此勤勤救埋没。
会令永与天壤传,不比酒诰俄然失。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题为《石鼓歌》。诗中通过描述雷氏子推迹石鼓的故事,反映了当时学术界的一些争议和困惑。

诗句:

  1. 结绳既亡书契出,文字变化尤倏忽。
    注释:古代用绳子记录事情,后来发明了文字,文字的变化非常迅速。
  2. 太山七十有二代,遗事昏昏万无一。
    注释:太山经历了七十二代,其中一些古老的事迹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考证。
  3. 岐阳石鼓起晚周,宣王之诗史籀笔。
    注释:在晚周时期,岐阳的石鼓被发现,它是宣王时期的诗歌,由史籀笔写成。
  4. 天下金石凡几存,此当为甲彼皆乙。
    注释:世界上的金石文物有很多,其中一些已经消失,而石鼓则被认为最为重要。
  5. 体势鸟迹杂蝌蚪,词章车攻与吉日。
    注释:石鼓的文字形态复杂多变,既有鸟形的痕迹,也有蝌蚪的形状,还有车辆和吉祥的字样。
  6. 六书既废小雅缺,能使兼存此其实。
    注释:古代的六书中,小雅已经被废弃,而石鼓却能保留下来,证明了它的重要性。
  7. 韩公昔尝歌感激,若弦周诗播琴瑟。
    注释:韩愈曾歌唱过石鼓的感慨之情,他的诗歌如同琴瑟一样优美动听。
  8. 雷生今复隶古定,如破鲁壁传简帙。
    注释:雷氏子重新解释了石鼓,就像破开鲁国古城墙一样,将简册传递给后世。
  9. 道之难行乃若兹,二千年间能事毕。
    注释:道路艰难曲折,但经过两千年的艰辛努力,这些工作已经完成。
  10. 先王亲用必贵本,流俗玩文因丧质。
    注释:先王亲自使用的东西必须重视根本,而追求时尚的人往往会忽视本质。
  11. 此虽于今似不急,岂不班班见儒术。
    注释:虽然现在看起来这些石鼓似乎不太紧急,但它们却是儒家学说的重要体现。
  12. 藏之天府自其所,大训河图亦何物。
    注释:把石鼓藏在天府之中,这是它们的归宿,而大训河图等书籍又是什么呢?
  13. 会稽群玉久冥寞,漆简韦编尚仿佛。
    注释:会稽的玉器已经沉寂多年,而漆简、韦编仍然依稀可辨。
  14. 昔人虽死名不朽,智者能为巧当述。
    注释:古人虽然去世,但他们的名字却永远不朽,聪明的人才能够巧妙地记述他们的故事。
  15. 太学先生事起废,诵此勤勤救埋没。
    注释:太学的先生们开始重新整理这些石鼓的故事,他们勤奋地抢救着这些被埋没的文化遗产。
  16. 会令永与天壤传,不比酒诰俄然失。
    注释:这些石鼓将被永久地保存在天地之间,而不是像酒诰那样突然丢失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