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圣人之兵有不战,不战之胜善之善。况复良将握天威,西戎虽强安得擅。
忆昔属国羽书闻,中宴彻酒诏图勋。丞相陈谋御史请,独可遣将诛其君。
吏民诖误不足治,我以威德周无垠。尚书侍郎尽明哲,秉钺载旆如火烈。
羽林积卒明号令,贼兵蹙戚忧巢穴。方春缓诛已偷息,天不假易行剿绝。
太常请献象功舞,史臣愿勒西山岊。悬头稿街敕狂慢,积粟金城抚疲苶。
西戎行,告尔勿逆果自坑,百蛮来威天下平。

西戎行

我听说圣人之兵有不战,不战之胜善之善。况复良将握天威,西戎虽强安得擅。

释义:我听说圣人之兵有不战,不战之胜是最好。何况又是良将掌握着天威,西戎虽然强大,又怎能擅自行动。

注释:西戎:指吐蕃。吾闻圣人之兵有不战,不战之胜善之善。况复良将握天威,西戎虽强安得擅。我听说圣人之兵有不战,不战之胜是最好。何况又是良将掌握着天威,西戎虽然强大,又怎能擅自行动。

忆昔属国羽书闻,中宴彻酒诏图勋。丞相陈谋御史请,独可遣将诛其君。

释义:我还记得从前的属国传来书信,朝廷举行宴会撤掉了酒杯下达命令要图功立业。丞相陈说谋略,御史请求派遣将领去诛杀他们的国君。

注释:属国:指吐蕃。羽书:古代用鸟羽系书的文书。羽音同“予”,羽书即“予书”。中宴:指朝廷的宴饮。彻酒:撤掉酒杯。诏图勋:下命令要建立功勋。丞相:指李晟。李晟是唐朝名将,他多次平定了吐蕃的叛乱,被封为宰相。陈谋:向皇帝献计献策。御史:指王叔文。当时王叔文任御史大夫,曾建议派大将讨伐西戎。独可:只是可以。遣将:派遣将领。诛其君:指杀死吐蕃国王。

吏民诖误不足治,我以威德周无垠。尚书侍郎尽明哲,秉钺载旆如火烈。

释义:官吏和百姓受到欺骗,不值得治理,我用威德来使天下安定。尚书侍郎都很明智贤明,手持大戟旗帜像火焰一样炽热。

注释:吏民:指吐蕃百姓。诖误:被欺蒙、受蒙蔽。不足治:不值得治理。以:用。周:环绕。无垠:无边无际。尚书侍郎:指宰相以下的官员。尚书侍郎是指宰相以下的重要官员,其中侍郎是副手。尚书是唐代中央各部的最高长官。明哲:明智贤明。秉钺:持宝剑,比喻执掌军权。载旆:携带旌旗。火烈:火焰般炽热。

羽林积卒明号令,贼兵蹙戚忧巢穴。方春缓诛已偷息,天不假易行剿绝。

释义:吐蕃军队聚集了大量的士卒,并明白地传达命令,敌人的军队也感到恐惧,他们担心吐蕃的巢穴会被攻破。在春天的时候我们慢慢地进行惩罚已经有些松懈,天不会让我们轻易地取得胜利。

注释:羽林:指羽林军,唐玄宗时组建的禁军之一。积卒:聚集的士卒很多。明号令:明确地传达命令。贼兵:指吐蕃军队。蹙戚:忧愁恐惧的样子。方春:正在春季的时候。缓诛:慢慢地施行惩罚。已偷息:已经开始放松警惕。天不假易:上天不会给我们轻易取胜的机会。假:给;施与。易:轻易、容易。行剿绝:实行剿灭。

太常请献象功舞,史臣愿勒西山岊。悬头稿街敕狂慢,积粟金城抚疲苶。

释义:太常寺请求献出象的舞蹈,史官愿意刻石在西山上。悬首示众敕狂慢,积粟养兵抚慰疲弱的人。

注释:太常寺:指掌管祭祀的太常寺,唐代设置,掌礼仪、祭祀等事。献象功舞:献出象的舞蹈,用来表示对敌人的轻视和胜利的信心。史臣:指宰相以下的大臣。史臣愿意把这件事刻在石碑上,永远流传下去。西山岊:西山是长安附近的山,岊是山脊的意思,这里指山上的岩石。悬头:指悬挂首级。稿街:指在街头示众。敕狂慢:指对吐蕃统治者的蔑视和侮辱。积粟:积聚粮食。金城:指长安城,金城坚固。抚疲羸:安抚疲惫衰弱的士兵。

赏析:这是作者奉命出征前所写的一首诗。诗人借对西戎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认为战争中的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安定。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恐惧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