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昔时理蜀土,能令蜀人似邹鲁。
范公今者镇江东,亦云教化似文翁。
文翁范公本同志,蜀人吴人有殊异。
蜀人之先自鱼凫,不闻道德能过吴。
吴前泰伯后季札,礼让继为天下师。
迄今遗风未全灭,得逢贤侯益昭晰。
本之旧俗已相百,况乃磨砻皆俊杰。
当时文翁化蜀者,独有扬雄及司马。
后生可畏不可诬,安知不在吴公下。
吴人于今歌且仰,我公去矣安所仿。
愿公上佐天王明,姬文孔术从兹行。

题:浙西新学

文翁昔时理蜀土,能令蜀人似邹鲁。

范公今者镇江东,亦云教化似文翁。

文翁、范公本同志,蜀人吴人有殊异。

蜀人之先自鱼凫,不闻道德能过吴。

吴前泰伯后季札,礼让继为天下师。

迄今遗风未全灭,得逢贤侯益昭晰。

本之旧俗已相百,况乃磨砻皆俊杰。

当时文翁化蜀者,独有扬雄及司马。

后生可畏不可诬,安知不在吴公下。

吴人于今歌且仰,我公去矣安所仿。

愿公上佐天王明,姬文孔术从兹行。

注释:

  • 文翁:指汉代的文翁(文叔),他曾任蜀郡守,对蜀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蜀地的风俗和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 邹鲁:邹国和鲁国都是儒家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因此用来形容蜀地的教育和文化也有很大的提升。
  • 范公:范蠡,他曾在越国担任宰相,推行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
  • 泰伯、季札:这两位是周朝初期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以礼让著称,被后人视为天下的模范。
  • 鱼凫:这是古蜀国的一个部落名称,据说是由鱼和凫共同繁衍而来。
  • 姬文、孔术:这是中国古代的两个重要学派,分别以文王和孔子的思想为基础发展出的各种思想体系。
  • 扬雄: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的作品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 司马:这里提到的“司马”可能是对某位具体的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描述,但由于信息不足,无法确定其具体含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文翁和范蠡的改革,表达了对二人政绩的认可和赞扬。诗中不仅提到了两人对蜀地的教育和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特别提到了他们各自的政治才能和治国理念,使得蜀地的风俗和教育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的事迹可以作为后世学习的榜样。总的来说,这首诗既展现了历史的光辉,又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