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方树盈百株,四桐晚种皆丈馀。
不缘桃李斗颜色,不为琴瑟养肌肤。
霜秋要成万叶子,他日与致丹山雏。
野人此意真不诬,凤鸟不至吾已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种桐》一诗。以下是逐句释义:

东园方树盈百株,四桐晚种皆丈馀。
东园里种植着百余株梧桐树,四种不同的种类都在晚秋时节栽种,每株都有一丈多高。

不缘桃李斗颜色,不为琴瑟养肌肤。
不是因为梧桐和桃花、李子争奇斗艳,也不是因为梧桐适合用来制作琴瑟来保养肌肤。

霜秋要成万叶子,他日与致丹山雏。
到了霜降的季节,梧桐树会长出成千上万片叶子,将来这些叶子会变成丹山中那些珍贵的鸟雀雏鸟的食物。

野人此意真不诬,凤鸟不至吾已夫。
我种植梧桐的用意真是不诬,要是凤凰不来我就已经老了。

注释:

  • 东园(地名):指作者居住的庭院或所在的地方。
  • 方树(形容词性词组):正合于“方”这个字的意思。
  • 盈百株(形容词性词组):满院子都是。
  • 四桐(名词):指四种不同的梧桐树。
  • 晚种(动词):在秋末种下。
  • 皆丈余(形容词性词组):每株都长有一丈多高。
  • 霜秋(季节名):指深秋或初冬时节。
  • 万叶子(形容词性词组):形容数量极多。
  • 他日(未来的时间):指以后的日子。
  • 致:给。
  • 丹山(地名):神话中仙山之一。
  • 野人(自称):作者自称。
  • 此意(这番用意):指种植梧桐的目的。
  • 不诬(没有欺骗):表示确信无疑。
  • 凤鸟(传说中的神鸟):指吉祥之鸟,也比喻贤才。
  • 此意真不诬:(种植梧桐)这一目的确实不虚,没有欺骗。
  • 不至(不到):指不来。
  • 吾已夫(我已经老了):表明自己已经到了老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