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兮地兮,戴且履兮。
孰是人斯,莫我视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全诗内容,理解作者的感情。“天兮地兮,戴且履兮”,诗人以反问的句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悲愤。诗人在天地之间,头戴天冠而脚踏大地,然而却无人能够看到自己的真实身份。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愤怒,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憎恶。“孰是人斯,莫我视兮”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这种感情。诗人用反问的形式,表明自己虽身处高位却无人赏识。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怒和对自身遭遇的不平。
【答案】
译文: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可又没有人能看见我,是谁在对我视而不见呢?赏析:这首诗是屈原借托物言志的作品。《楚辞·天问》中有“皇天平西伯,净彼狡兔何。”(天平西伯,清那狡猾的兔子呀!)此诗中的“天兮地兮”意谓天地广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孰是人斯”意谓谁是有道之人啊?这是屈原借托天问来发议论,说世上哪有明君贤臣相得益彰的局面。“莫我视兮”意谓没有人能了解我这贤者之心。“戴且履兮”是说头上戴着天,脚上踏着地。“孰是人斯”意谓谁是有道之人啊?这是屈原借托天问来发议论,说世上哪有明君贤臣相得益彰的局面。“莫我视兮”意谓没有人能了解我这贤者之心。“戴且履兮”是说头上戴着天,脚上踏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