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年暮春,旱久不雨。
人曰时哉,历有常数。
禹汤之贤,莫能弗遇。

闵雨诗

解析宋代诗人李觏《闵雨诗》中自然现象与人文情怀交织之美

  1. 诗歌原文
    伊年暮春,旱久不雨。人曰时哉,历有常数。禹汤之贤,莫能弗遇。
  2. 诗句翻译
    在春季的暮色中,干旱已持续很久,没有一场雨降临。人们说这是天意,自然界的规律是有定数的。像大禹和商汤这样的贤明君主,也无法避免这种自然现象。
  3. 关键词注释
  • 伊年:此为指代之词,指代特定的时期或年代。
  • 暮春:指春天的晚季,通常是指春季的最后阶段。
  • 旱久不雨:长期干旱且未能得到及时降雨,造成农作物受损,人民生活困难。
  • 人曰时哉:指人们对天气变化无常、无法预测的自然现象感到无奈与困惑。
  • 禹汤之贤:指的是大禹和商汤这两位历史上著名的贤君。他们通过智慧和努力改变了国家的困境并带来了繁荣。
  1. 赏析
    《闵雨诗》是宋朝诗人李觏的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对春季干旱情况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及人类无力改变自然规律的无奈。同时,通过提及历史中的贤君禹与汤,反映了作者在感叹自然的无常时,也不忘古人的智慧和勇气。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画面,还深刻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面对自然灾害时的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