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祠馆乐安闲,诗笔无闻老思悭。
谩把清篇遮病眼,每逢妙语解愁颜。
定知道行超尘外,不使才名落世间。
从此丛林推绝唱,未应后学便相班。
【诗句解读】
- “几年祠馆乐安闲”: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祭祀场所(祠馆)中度过的一段安逸时光。
- “诗笔无闻老思悭”:表达了诗人因年岁增长,诗歌创作的激情与能力减退,而感到遗憾。
- “谩把清篇遮病眼”:诗人用诗歌来安慰自己,希望这些清新的篇章能够暂时驱散他眼中的疲惫。
- “定知道行超尘外”: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能够超越尘世纷扰、达到更高境界的坚定信念。
- “不使才名落世间”:强调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才华和名声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被埋没。
- “从此丛林推绝唱”:诗人认为自己的诗歌将会被后世传颂,成为丛林中的绝唱。
- “未应后学便相班”:表示诗人并不担心自己死后的声誉会被后学所轻视,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诗歌将会被后人不断传颂。
【译文】
几年里我在祠馆中过着安宁的生活,我写诗却没有人听到过。
我随意地写下清新的篇章来抚慰自己的双眼,每当读到妙语都能让我的愁颜消散。
我深信自己的才能与德行都超越了尘世的界限,不会让我的才华与名声被世人遗忘。
从此以后,我在丛林中将推出一首绝唱,我并不觉得后学的赞誉会贬低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之作,通过描写自己在祠馆中的安宁生活以及写作时的心境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认知。首句“几年祠馆乐安闲”直接点明主题,展现了诗人在祭祀场所中的宁静生活,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接着,“诗笔无闻老思悭”反映了诗人年岁增长,诗歌创作的热情却逐渐减退,这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人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继续用诗歌来慰藉自己,“谩把清篇遮病眼,每逢妙语解愁颜。”这里的“谩把清篇遮病眼”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疾病中仍坚持写作的情景,而“每逢妙语解愁颜”则表达了诗歌带给他的安慰和喜悦。这种情感的转变,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执着,也展示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定知道行超尘外,不使才名落世间。”两句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与德行的高度自信。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和道德都远超世俗,即使死后也不会被世人所忘。这种对自我价值的高度认同,使得诗人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全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的追求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人生哲理的角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