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西方来,诛茆老幽麓。
振锡风云上,飞泉涌山腹。
一泓自清甘,千里田畴足。
源深而流长,何必贵川渎。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及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诗的“注释”和“赏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理解,最后再进行概括。
“卓锡泉”是该诗的题目,从字面看,是说大士(即弥勒佛)从西方来,来到这幽深的山麓,为的是在这里修行,这里就成为他的道场。“诛茆”,就是铲除杂草,“茅庵”,就是草屋。“茅庵”“诛茆”,写出了道场的环境与条件。“振锡风云上”写道场中的弥勒佛在风云中振锡而来,形象地表现出佛祖的威严与崇高。“飞泉涌山腹”,是说从山腹中涌出一股股泉水,从侧面表现道场的幽雅环境。“一泓自清甘”一句,用泉水的清澈甘甜来形容这里的修行生活。“源深而流长”两句是说水之来源深厚,水流也悠长,强调水源之丰足,水源之远。“何必贵川渎”意思是说:只要水源充足,水质好就可以,不必在乎是不是有江河之水的河流。
【答案】
大士(即弥勒佛)到这幽僻的山麓来修道,建一座茅庵以诛除杂草,这是为了表示他的虔诚修行,这里便成了他的道场。
“卓锡”是说大士从西方来,来到这幽深的山麓,为的是在这里修行,这里就成为他的道场。“诛茆”,就是铲除杂草,“茅庵”,就是草屋。“茅庵”“诛茆”,写出了道场的环境与条件。“振锡风云上”,是说道场中的弥勒佛在风云中振锡而来,形象地表现出佛祖的威严与崇高。“飞泉涌山腹”,是说从山腹中涌出一股股泉水,从侧面表现道场的幽雅环境。“一泓自清甘”,用泉水的清澈甘甜来形容这里的修行生活。“源深而流长”,强调水源之丰足,水源之远。“何必贵川渎”,意思是说:只要水源充足,水质好就可以,不必在乎是不是有江河之水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