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生户,北山有虎何不射。岂不闻夏家有女年十五,随父樵薪入山坞,父行在前忽遭虎。
女见父伤奋不惧,号泣逐之为虎语。逐之不已虎反顾,弃其父□衔女去。
人言其父死亦苦,我言最苦是其女。想女失父逐虎时,眼不见虎惟见父。
射生户,我今重告汝。汝之生,岂无父与母。勿谓官差尚犹豫,被尔甲兮张尔弩,况虎杀害人多天已怒。
呜呼,虎害人多天若怒,天又何必使渠生下土。
【注释】
- 哀夏:地名,在今山东。孝女:对父母有孝行的女子。射生户:打猎的人。北山:指泰山以北的地方。虎:山中的野兽。何不射:为什么不射杀。
- 岂闻:难道听说吗。夏家:指孝女的家庭。年十五:年龄。随父:跟随父亲。樵薪:打柴。入山坞:进入山里。
- 父行在前:父亲在前面行走。忽遭虎:突然遇到老虎。
- 女见父伤奋不惧:女子看见父亲受伤而奋不顾身地追赶老虎。奋不惧:奋不顾身地追赶。
- 号泣逐之为虎语:哭着追赶老虎并听到它的叫声。号泣:哭泣。为:是。
- 逐之不已虎反顾:不停地追赶,老虎反过来回头看。反顾:回头。
- 弃父□衔女去:丢下父亲和被老虎咬过的手,逃走了。□衔:用嘴咬住。
- 人言其父死亦苦:人们说父亲被杀也很痛苦。
- 最苦是其女:最痛苦的是这个女儿。
- 想女失父逐虎时:想象女儿失去父亲追赶老虎的时候。
- 眼不见虎惟见父:眼睛看不见老虎,只看到父亲。惟见:只看见。
- 射生户,我今重告汝:打猎的人,我现在再次告诫你们。
- 汝之生:你们出生。岂无父:难道没有父亲吗。与母:与母亲一起。
- 勿谓官差尚犹豫:不要认为官府的差事还犹豫着。尚犹豫:还犹豫着。
- 被尔甲兮张尔弩:让你们穿上铠甲,张开弩弓。
- 况虎杀害人多天已怒:何况是这些凶残的老虎,伤害了许多人已经让天帝发怒。
- 呜呼,虎害人多天若怒:唉,老虎伤害那么多人,让上天都发怒了。
- 天又何必使渠生下土:上天又为什么要让它们出生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压迫农民和狩猎者的歌谣。歌谣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一个孝顺的女儿在山中追逐老虎救父的故事,深刻揭露出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血腥暴政。
“哀夏孝女”四句,写女主人公发现父亲受伤,不顾危险勇敢地追赶老虎救父的事。这四句诗是全诗的重点,也是歌谣所要歌颂的主要内容。诗人抓住关键情节加以描绘,生动地表现了女主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
“射生户”五句,写女主人公在追赶老虎过程中,受到人们的怀疑和责难。这几句诗,既揭示了社会环境对人物心理的影响,也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她感到自己无辜受冤枉,于是愤然质问那些怀疑自己的人:“你们为什么还不醒悟呢?”
“我言”以下六句,写女主人公在追捕老虎的过程中,终于发现了真相,并把老虎杀死了。诗人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描写,赞扬了女主人公的勇敢、机智和大无畏精神。
诗人以议论结束,点明主题,抒发感慨。他借女主人公之口,向猎户发出呼吁:“不要再迟疑犹豫了!赶快穿上铠甲,拉开弩弓吧!”这里既有对女主人公英勇行为的赞美,也有对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和迫害人民的强烈谴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叹,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