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不可愿,还家方自由。
看山一长啸,饮水亦消忧。
林竹通邻里,陔兰洁膳羞。
还将计然策,江上倚扁舟。

诗句一:时事不可愿,还家方自由。

译文:时局动荡,无法如愿,回家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宁静。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时事不可愿,还家方自由”,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环境的感受和内心感受。”时事”可能指的是当时的政治形势,而”不可愿”则表明了诗人对此深感不满或无奈。后两句”看山一长啸,饮水亦消忧”,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心灵的慰藉,无论是静观山景还是饮泉水,都使他感到心情舒畅。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宁静,以及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整首诗通过对比,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面对复杂时政时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句二:看山一长啸,饮水亦消忧。

译文:站在山巅,放声长啸,清流般的山泉也似乎能带走心中的忧愁。

赏析:此句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诗人的情感体验。”看山”与”饮水”是诗人生活中简单却深刻的体验,他不仅通过视觉观察自然界的美,更通过听觉感受自然的和谐。”长啸”是一种深沉的叹息或欢呼声,在这里象征着一种释放、一种解脱。”消忧”则是指通过这些自然的体验来减轻心中的压力。这样的描述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诗句三:林竹通邻里,陔兰洁膳羞。

译文:竹林环绕着村落,田间的陔兰清香诱人,食物洁净可口,这些都是乡间生活的宁静美好。

赏析:此句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强调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林竹通邻里”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树木和竹子构成了一道美丽的屏障,保护着周围的居民免受外界干扰。”陔兰”指田边生长的一种香草,它的存在增添了一丝清新的气息。”洁膳羞”则反映了食物的新鲜和清洁程度,展示了乡村饮食文化的简单和健康。整体上,这一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赞美之情。

诗句四:还将计然策,江上倚扁舟。

译文:我将运用治国的智慧,乘扁舟江上,寻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规划的态度和愿望。”计然”一词来自古代经济理论,指的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经营的策略。诗人将此策略应用于个人生活,表示他愿意像古代商人那样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同时也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江上倚扁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乘船漫游江上的悠闲生活,扁舟轻摇,水面波光粼粼,象征着诗人心灵的轻松与自在。

这首诗不仅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赞美,更是对其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诗中的自然景色、简朴的生活方式以及内心的平和,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画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刘攽展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