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妪金琛社,桓釐邑致膰。
母仪真盛德,禄养现兴门。
尚想君羹遗,那悲口泽存。
苍山松梓暮,吊鹤去翩翻。
【注释】
应妪:指寿安女子。金琛社:指祭祀神灵的聚会,也泛指祭神活动。桓釐邑:地名,今属河南。膰(fán):古代祭祀后用来盛食物的肉。母仪:指母仪天下,形容母亲的德行。兴门:兴起、兴旺。君羹遗:指儿子为母亲留下的食品。那悲:那能不悲伤。苍山松梓暮,吊鹤去翩翻:指苍山上的古松和梓木已经衰老了,而那些吊鹤的人却飞走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寿安县太君八十岁时作的祝寿诗。寿安县太君即指作者的母亲。诗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祝愿。
首联“应妪金琛社,桓厘邑致膰”,意为寿安的女子们聚集在金琛社,举行祭祀神灵的活动;她们把供品送到桓厘邑,以供奉神灵。这两句描绘出一幅热闹的祭祀场面,展现了人们虔诚祭祀、祈求神灵保佑的场景。
颔联“母仪真盛德,禄养现兴门”,意为母亲的德行真是崇高,她的生活因此而更加富裕。这里既赞美了母亲的美好品德,又表达了对母亲生活富足的祝愿。
颈联“尚想君羹遗,那悲口泽存”,意为我还怀念着您留给我的美味佳肴,那美味的滋味如今还留在我的口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尾联“苍山松梓暮,吊鹤去翩翻”,意为苍山的松树和梓树已经衰老了,而那些吊鹤的人却飞走了。这里的“苍山”和“吊鹤”分别代表了自然的美景和人文的景象,它们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而“去翩翻”则意味着这些美好的事物正在逐渐消逝,令人惋惜。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通过描绘祭祀、美食、美景等场景,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祝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