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今日事,关塞此图看。
白日长安近,苍山垄坂寒。
由来名百二,自古有艰难。
指以安西道,凝情意据鞍。
【题解】
《题陕西图》三首,为唐肃宗时诗人王昌龄所作。这三首诗是咏史抒怀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之情。第一首写关塞之危;第二首咏百二秦关之险;第三首则叹自古艰危之不易。此诗每句一意,皆以“事”字领起,而其主旨又都落脚在忧国忧民上。
【注释】
①干戈:古代武器,这里代指战争。
②关塞:关隘要塞。
③百二:比喻地势重要,易守难攻,有二分之一的意思。语出《史记·高祖记》:“夫关中左关、函谷、殽、函,右陇、蜀、汉中,沃野千里,南有巴、蜀、汉中之利,北阻黄河,西带陇阪,至有金城千里,汤、武之地。”
④长安:古称长安,今西安。
⑤苍山:指华山。垄坂:山坡。寒:冷。
⑥名百二:据《史记·高祖纪》,周武王时,天下分封,有百二诸侯,号称“八百里秦川”。后遂以“二秦”代指关中一带。此处指关中地区地势险要。
⑦指:指点,指划。安西道:指通往西域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咏史抒怀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之情。全诗三联,前两联都是描写关塞形势,后一联则抒发了对国家艰难险阻的感慨。
第一句“干戈今日事”,直接点题,指出今天的战争是国家所面临的重大事件。这里的“干戈”指的是战争,与“今日”相呼应,表示时间上的紧密联系。
第二句“关塞此图看”,进一步描绘了关塞形势的严峻。这里的“关塞”是指关隘要塞,是保卫国家的重要防线。诗人通过对关塞形势的描绘,展现了国家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
第三句“白日长安近”,则是从视觉角度出发,描写了关塞附近的景色。这里的“长安”指的是当时的首都长安(即今西安),诗人用“白日”来形容阳光明媚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然而,这种宁静的背后却暗含着战争的阴影和动荡不安的气氛。
第四句“苍山垄坂寒”,则是从触觉角度出发,描写了山峦的陡峭和寒冷。这里的“苍山”指的是华山,是中国古代五岳之一。诗人通过描写山峦陡峭和寒冷的景象,传达了国家面临的艰苦环境和艰难险阻。
第五句“由来名百二”,则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回顾了关中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这里的“百二”指的是关中地区的地势险要,曾经被周武王封为“八万诸侯,方伯”(即“八百里秦川”),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诗人通过对这一历史背景的回顾,强调了关中地区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
第六句“自古有艰难”,则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描述了历史上的艰难困苦。这里的“自古有艰难”意味着自古以来,国家就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诗人通过描述这一历史现实,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担忧。
最后一句“指以安西道,凝情意据鞍”,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思考和展望。这里的“指”指的是指向远方,暗示着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期望。而“安西道”则指的是通往西域的道路,象征着国家的边疆和对外关系。“凝情意据鞍”则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愿意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付出努力。整首诗在表达忧国忧民的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