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非可望,天道亦难闻。
策府开群玉,赓歌续庆云。
一经皆赐复,九译尚同文。
会尽南山竹,成书纪帝坟。

【注释】

(1)嘉祐大行皇帝:指宋仁宗赵祯。谥号“英武明圣文德大王”,庙号“真宗”。

(2)清光:即“清明”的别称。

(3)策府:指翰林院。

(4)群玉:指翰林学士。

(5)赓歌续庆云:指翰林学士继续编修国史。

(6)一经:指《周易》。

(7)九译:指翻译外国语言的人。

(8)南山竹:指竹林。

(9)成书纪帝坟:《春秋》为孔子所作,故称“纪”,此处指编定《春秋》。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仁宗去世时,由其子宋英宗追赠仁宗皇帝时所撰的挽诗,共十首,这是其中的一首,写仁宗皇帝一生的业绩和功德。

开头两句“清光非可望,天道亦难闻”,是说仁宗皇帝生前的政绩不是人人都能看到,而死后上天也不能听到他的功德。这里用“清光”(清明、光明)、“天道”(天命、天意)两个词来表达仁宗皇帝的圣明和德行。

三、四句“策府开群玉,赓歌续庆云”,“群玉”指翰林学士。“赓歌”是指翰林学士继续编修国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仁宗皇帝生前就有许多贤能之人辅佐朝政,仁宗皇帝逝世后,这些贤人仍继续辅佐朝政,以报答仁宗皇帝的知遇之恩。

五、六句“一经皆赐复,九译尚同文”,“一经”指《经》(即《易》),“九译”指翻译《易》的人。《易》为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当时朝廷重视的书籍。这两句意思是说,《周易》这部经典也得到了朝廷的重视,翻译成外文的人也能与中原人士沟通思想,这都得益于仁宗皇帝对文化的推崇。

七、八句“会尽南山竹,成书纪帝坟”,“会尽”即全部收集完毕之意。“帝坟”即皇帝的陵墓。这两句意思是说,要收集到全部的竹子来制作《周易》,编好《周易》来记载皇帝的功德和业绩。

整首诗赞扬了仁宗皇帝的圣明和德行,歌颂了他的政绩和功绩。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仁宗皇帝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