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幡胜紫宸朝,正以金珰插右貂。
便觉阳和生暖律,俱承庆泽下层霄。
奇零雪片依楼角,容易风威转柳条。
七十无能不归去,强将衰白向颜韶。

【注释】

立春:古代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天开始。幡胜:彩绘的旗帜。紫宸:皇宫内廷。金珰:金色的装饰品。右貂:皇帝的服饰。阳和:阳光。暖律:温暖的节令。庆泽:恩惠。下霄:天空。奇零:飘落的雪花。易风条:容易使柳树摇曳。七十:指年岁。衰白:白发。颜韶:红润的面颊。

译文:

立春那天,在皇宫内举行盛大庆典,用彩旗彩带装饰,人们争相插戴金饰的头冠。

太阳出来后,大地一片温暖,阳光普照万物,使得冬天的寒冷消失。人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覆盖了整个城市,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惊喜。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欣赏着这美丽的雪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容颜逐渐变得憔悴,头发也渐渐变白。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生的一种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立春庆典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将这个盛大而热闹的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句“立春谢赐幡胜口号呈子瞻冲元内翰子开器资舍人”中的“幡胜”指的是彩旗彩带等装饰物,用于庆祝新年的到来。而“口号”则是向某人表达敬意或祝福的方式。这句诗表明了作者与子瞻(苏轼)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对子瞻的敬意。此外,“冲元内翰”、“子开器资舍人”等称呼也体现了两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好关系。

“立春幡胜紫宸朝,正以金珰插右貂。”两句描述了立春日的盛况。诗人详细描绘了人们争相插戴金饰头冠的场面,以及太阳初升时大地回暖的景象。这里的“紫宸”指的是皇宫内廷,而“金珰”则是指金色的装饰品。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氛围之中。

“便觉阳和生暖律,俱承庆泽下层霄”一句进一步描绘了阳光带来的温暖和恩惠。这里的“阳和”指的是阳光,而“暖律”则是温暖的节令。诗人通过描绘阳光普照大地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命活力的向往。同时,“庆泽”二字也暗示了人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恩惠和关怀的社会之中。

“奇零雪片依楼角,容易风威转柳条。”两句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色。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覆盖了整个城市。而柳树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浪漫气息。

“七十无能不归去,强将衰白向颜韶。”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认识和感慨。虽然岁月不饶人,但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期待着美好的未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令人感动。

整首诗通过对立春日庆典的场景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传达了对生活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