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食由来不愿馀,云飞自愧羽翰孤。
已同白首滞三署,却羡青郊授一夫。
出守故人犹虎竹,相忘吾道亦江湖。
秋来卧阁知何事,铃索生尘狱有芜。

粒食由来不愿馀,云飞自愧羽翰孤

已同白首滞三署,却羡青郊授一夫

出守故人犹虎竹,相忘吾道亦江湖
秋来卧阁知何事,铃索生尘狱有芜

接下来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粒食由来不愿馀: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淡泊,不愿意拥有多余的食物。这里的“粒食”指的是粮食,而“余”则意味着多余。整句诗反映了诗人追求简朴生活,不贪恋物质财富的态度。

  2. 云飞自愧羽翰孤:诗人用“云飞”比喻自己的才华或志向,表达了他感到自己如同孤雁在天空中飞翔,没有同伴的支持。这里“羽翰”是指翅膀和羽毛,常用来比喻才能或志向。整句诗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孤独感。

  3. 已同白首滞三署:诗人以“白首”来形容自己的年岁,意味着他已经步入老年。“三署”在古代是指地方官署,这里可能指的是他在官场上的职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无奈,感觉自己已经老了,但仍被困在官场之中。

  4. 却羡青郊授一夫:这里的“青郊”可能指的是边远地区,或者是一种宁静、朴素的生活状态。“一夫”指的是一个人。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他羡慕那些能够远离尘嚣、独自享受自然的人。

  5. 出守故人犹虎竹:这里的“出守”可能指的是离开原来的职位去担任新的职务。“故人”指的是老朋友或者曾经的同事。“虎竹”可能是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整句诗反映了诗人在离开原职位后,仍然保持着与旧时朋友的联系,并且希望他们能够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

  6. 相忘吾道亦江湖:这里的“江湖”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指代广阔的水域或者社会环境。“道”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人生道路或原则。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他意识到无论是在官场还是生活中,都应该保持独立思考,不受外界影响。

  7. 秋来卧阁知何事: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季时节独居的情景,可能是他因为某种原因被贬谪或者隐居。“卧阁”指的是简陋的居室。这里的“何事”表示诗人心中所思所虑,可能是对生活、政治等问题的困惑。整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8. 铃索生尘狱有芜:这里的“铃索”可能指的是监狱的钥匙或者看守的工具。“生尘狱”意味着监狱里充满了灰尘和杂物。“芜”指的是荒芜、萧条。整句诗描绘了监狱内部的荒凉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失望。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政治和社会的种种感慨。他既追求个人的清贫和独立,又感叹于时代的变迁和官场的腐败。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含蓄,充满了哲理和情感色彩,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洞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