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原惟汉广,雷雨向春深。
望望三农事,悠悠一岁心。
月离初候毕,龙见亦推壬。
向夕风翻海,中天电烁金。
农占不骑晦,史例足书霖。
至治无饥穰,元和蔑旱涔。
迁鹦殊自喜,倦客独悲吟。
未必鱼生釜,聊因酒贳琴。
奋身从嫖姚,走马过雕阴。
辜负封侯骨,栖迟沔水浔。

【诗句】

又和魏秀才

川原惟汉广,雷雨向春深。

望望三农事,悠悠一岁心。

月离初候毕,龙见亦推壬。

向夕风翻海,中天电烁金。

农占不骑晦,史例足书霖。

至治无饥穰,元和蔑旱涔。

迁鹦殊自喜,倦客独悲吟。

未必鱼生釜,聊因酒贳琴。

奋身从嫖姚,走马过雕阴。

辜负封侯骨,栖迟沔水浔。

【译文】

与魏秀才共赋诗篇

平原辽阔似汉地,春雨连绵至深秋。

放眼望去农田忙,心中忧虑度岁首。

月亮已落初更时,龙现也属壬年期。

傍晚狂风翻大海,电闪雷鸣照长空。

农事吉凶不必问,史书中记载有成规。

至治年间不曾荒,元和年间无早灾。

迁居鹦鹉特别欢,疲惫游子独自哀。

并非鱼儿煮在锅,姑且借酒弹琴唱。

奋力搏击求英雄,骑马飞奔过雕栏。

辜负封侯之壮志,漂泊于沔水之岸边。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又和魏秀才”为题,与魏秀才共同创作诗歌。全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田野画卷,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

  1. 川原惟汉广,雷雨向春深。
    川原:指广阔的平原地区。惟汉广:形容平原辽阔无边。雷雨向春深:春天里,天空中的雷声和雨水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深沉。这句话描绘了春天里雷雨交加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望望三农事,悠悠一岁心。
    望望:指遥望远方的农田。三农事:指农业劳动、农作物生长等事情。悠悠:形容时间悠长,心情忧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对他们一年辛苦付出的感慨。
  3. 月离初候毕,龙见亦推壬。
    月离:指月亮运行到新月初升的位置。初候毕:指新月初升,结束了一天的白天。龙见:指龙出现,象征着吉祥和好运。亦推壬:指也属于壬年。这句话描绘了夜晚天空中明亮的月亮和吉祥的龙的出现,寓意着新的一年充满了好运和希望。
  4. 向夕风翻海,中天电烁金。
    向夕:指傍晚时分。风翻海:指狂风翻滚,海浪汹涌。中天:指天空中央。电烁金:指闪电照亮夜空,犹如金色的光芒闪烁。这句话描绘了傍晚时分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神秘感。
  5. 农占不骑晦,史例足书霖。
    农占:指农民预测天气、决定农事。不骑晦:意为不用等待阴暗的日子。史例足书霖:指历史记载中有很多关于下雨的例子,足以证明下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句话表达了农民不需要等到阴暗的日子再决定农事,而历史记载中有很多下雨的例子,说明下雨是一种常见的气象现象。
  6. 至治无饥穰,元和蔑旱涔。
    至治: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元和:指唐朝的元和年间。无饥穰:意为在政治清明的时期,没有饥荒和歉收的情况。蔑旱涔:意为轻视旱灾和泥泞的道路。这句话表达了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国家没有遭受饥荒和干旱灾害,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保障。
  7. 迁鹦殊自喜,倦客独悲吟。
    迁鹦:指迁移的鹦鹉。殊自喜:意为感到非常喜悦和自豪。倦客:指厌倦了旅途劳顿的游子。独悲吟:意为独自感慨和悲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够回到家乡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但同时也感叹自己在旅途中已经变得疲倦和孤独。
  8. 未必鱼生釜,聊因酒贳琴。
    未必:表示不一定的意思。鱼生釜:指的是捕鱼人把鱼放在锅里煮来食用。聊因:意为暂且用来作为消遣。酒贳琴:指的是用酒来解闷并弹奏琴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暂时放下烦恼,用美酒来消遣并弹奏琴曲,享受片刻的宁静和乐趣。
  9. 奋身从嫖姚,走马过雕阴。
    奋身:指奋力向前冲。嫖姚:指的是古代名将韩信,这里借指英勇的战士。走马过雕阴:指的是骑着马奔驰而过,仿佛穿越了一片雕栏般的美丽景色。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奋勇向前、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10. 辜负封侯骨,栖迟沔水浔。
    负:意为辜负或辜负之意。封侯:指被封为侯爵的官员。骨:这里指的是身体或者精神。栖迟:意味着停留或居住。沔水浔:指的是位于沔水岸边的地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因为未能实现封侯的梦想而感到遗憾和失落,最终只能在沔水岸边居住和度过余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