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云晦天地,浩然自生明。
萧条乔木风,断续过雁声。
袁公卧深巷,意得神亦清。
岂知长沙客,漂泊万里行。
饿隐贱禄仕,乃见终古情。
【注释】
同云晦天地:云遮天,天色暗淡。
浩然自生明:正气冲天,自然光明。浩然,正气。
乔木风:高大而挺拔的树木。
断续过雁声:断断续续地传来大雁的叫声。
袁公卧深巷:袁公(指陶渊明)住在深巷中。
意得神亦清:心中喜悦,精神清明。意得,心满意足。
岂知长沙客:哪里想到你是远来长沙的客人。
饿隐贱禄仕:饥饿隐居,轻视俸禄。
乃见终古情:才体会到永恒的真情。
【赏析】
《和孙少述雪》是唐代诗人陶渊明的五首五古诗之一。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在雪夜中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
首句“同云晦天地”。意思是说,天空中乌云蔽日,天地一片昏暗。这两句描写了天气的变化,为下文的抒发情感作了铺垫。
“浩然自生明。”意思是说,在这黑暗之中,却有一股正气冲天而起,照亮了周围的一切。这里的“浩然”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坚定和勇敢。
“萧条乔木风。”意思是说,高大而挺拔的树木在风中摇曳,显得格外凄凉。这句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断续过雁声。”意思是说,大雁的叫声断断续续地传来,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这里,大雁的叫声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的工具。
接下来的几句,“袁公卧深巷”,指的是陶渊明曾经住过的深巷。这里,诗人借用袁公的名字,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现在的处境。
“意得神亦清。”意思是说,当自己的心情愉悦时,精神也会随之变得清明起来。这里的“意得”二字,既是指心情愉悦,也是指精神清明。
最后两句,“岂知长沙客,漂泊万里行。”“岂知”二字,表示惊讶和意外。这里,诗人以自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自己远道而来的客人的问候。同时,也表达了对客人的关心和牵挂。
“饿隐贱禄仕,乃见终古情。”意思是说,自己虽然贫穷但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情感。这里的“饿隐贱禄仕”,既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而最后的“乃见终古情”,则表达了一种对永恒的执着追求和对真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