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笑唐衢生,一恸可以死。焉能流涕被面,日日别知己。
又常笑朝鲜,无泪可沾巾,悲歌两语为我吴妇人。
平生钟情重离别,一听《阳关》肠一绝。铜驼陌上会逢君,谁料相忘如永诀。
昔携手青春,春水一笑禊吏尘。醉能强歌醒能赋,满坐唯有孙尧文。
酒阑歌断如转烛,寒食累累新鬼哭。丞相书桐异鸟巢,曾园仙市芳郊绿。
海棠三径无根枝,败瓦颓垣亦已锄。旧游勿感有至此,独为吾党权区区。
我欲与君重一到,化为长瓶酹荒草。早知世事去如风,只合黄公垆下倒。
当时一醉锸埋我,不见兴亡应更好。且复止此休云云,我有臣子高能文。
令其讲罢日就君,就君归日诵所闻。吾贫吾老不足念,君须君发何年□。
幼安九十愁更愁,空羡一生长乐传。呜呼斯人斯世不相见,绿树莺啼泪如霰。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祐五年(1090年)写给好友孙潜斋的一首送别诗。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寄别孙潜斋
常笑唐衢生,一恸可以死。焉能流涕被面,日日别知己。
又常笑朝鲜,无泪可沾巾,悲歌两语为我吴妇人。
平生钟情重离别,一听《阳关》肠一绝。铜驼陌上会逢君,谁料相忘如永诀。
昔携手青春,春水一笑禊吏尘。醉能强歌醒能赋,满坐唯有孙尧文。
酒阑歌断如转烛,寒食累累新鬼哭。丞相书桐异鸟巢,曾园仙市芳郊绿。
海棠三径无根枝,败瓦颓垣亦已锄。旧游勿感有至此,独为吾党权区区。
我欲与君重一到,化为长瓶酹荒草。早知世事去如风,只合黄公垆下倒。
当时一醉锸埋我,不见兴亡应更好。且复止此休云云,我有臣子高能文。
令其讲罢日就君,就君归日诵所闻。吾贫吾老不足念,君须君发何年□。
幼安九十愁更愁,空羡一生长乐传。呜呼斯人斯世不相见,绿树莺啼泪如霰。
诗句释义:
- 常笑唐衢生,一恸可以死。焉能流涕被面,日日别知己。
- 唐衢是一个典故,指唐朝的诗人张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的无奈和悲伤,感叹人生易逝,离别的痛苦无法忍受。”焉能流涕被面”意味着眼泪无法掩饰,每天都需要面对离别的现实。
- 又常笑朝鲜,无泪可沾巾,悲歌两语为我吴妇人。
- 朝鲜指的是朝鲜半岛,这里用来形容离别的痛苦无法用泪水来表达。”悲歌两语为我吴妇人”中的”吴妇人”可能是指一个女子,暗示离别时的情感深沉,难以言表。
- 平生钟情重离别,一听《阳关》肠一绝。铜驼陌上会逢君,谁料相忘如永诀。
- “钟情”表示深情厚意,”重离别”则强调了离别的痛苦。”一听《阳关》肠一绝”中的”阳关”是指古代的边关,这里是形容听到《阳关三叠》的音乐,让人感到无比悲伤,仿佛已经永远地分离。”铜驼陌上会逢君,谁料相忘如永诀”中的”铜驼陌”可能是一个地名,表示重逢的地方,但没想到最终却变成了彼此遗忘的场所。
- 昔携手青春,春水一笑禊吏尘。醉能强歌醒能赋,满坐唯有孙尧文。
- “携手青春”描绘了年轻时的美好时光,”春水一笑禊吏尘”则暗示着那时的欢乐被岁月冲刷得一去不复返。”醉能强歌醒能赋,满坐唯有孙尧文”中的”孙尧文”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他在这里代表了诗歌和才华的代表。
- 酒阑歌断如转烛,寒食累累新鬼哭。丞相书桐异鸟巢,曾园仙市芳郊绿。
- “酒阑歌断”表示宴会结束时,歌声停止,如同转动的蜡烛一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寒食累累新鬼哭”中的”寒食”是指清明节,这里暗示着生死无常,新的亡灵在寒食节时哭泣。”丞相书桐异鸟巢”中的”丞相”可能是一个官职名称,而”书桐”则可能是指种树或植树的行为。
- 海棠三径无根枝,败瓦颓垣亦已锄。旧游勿感有至此,独为吾党权区区。
- “海棠三径无根枝”形容曾经美丽的海棠花如今已凋零,只剩下几根枯枝。”败瓦颓垣亦已锄”则描绘了曾经繁华的街道如今已经破旧不堪,甚至需要铲除瓦砾和废墟。”旧游勿感有至此,独为吾党权区区”中的”旧游”可能是指过去的友情或者经历,而”吾党权区区”则表示自己在党派中的地位并不显赫。
- 我欲与君重一到,化为长瓶酹荒草。早知世事去如风,只合黄公垆下倒。
- “我欲与君重一到”表示希望能够再次相聚,就像长瓶倒满酒后洒向荒草一样。”化为长瓶酹荒草”中的”酹”是一种祭祀的方式,这里暗示着自己将把这份情感化作一种祭祀,献给那些曾经陪伴自己的人们。”早知世事去如风”中的”世事”可能是指人生中的各种事情和变化,而”只合黄公垆下倒”中的”黄公垆”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场所,这里表示自己只能在这个地点默默地倒掉这杯酒。
- 当时一醉锸埋我,不见兴亡应更好。且复止此休云云,我有臣子高能文。
- “当时一醉锸埋我”中的”锸”是一种农具,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自己曾经的失败。”不见兴亡应更好”则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衰的看法,认为如果能够及时觉醒并改正错误,国家将会更加强大。”且复止此休云云”中的”且复”表示暂且这样吧,而”我有臣子高能文”则表明自己虽然不是国家的领导者,但仍然有能力和才华为国家做出贡献。
- 令其讲罢日就君,就君归日诵所闻。吾贫吾老不足念,君须君发何年□?
- “令其讲罢日就君,就君归日诵所闻”中的”令其讲罢”可能是指让某人讲完课或者演讲结束的意思,而”就君归日诵所闻”则表示希望这个人能够带着所学的知识回到家乡。”吾贫吾老不足念,君须君发何年□?”中的”吾贫吾老不足念”表达了自己虽然生活贫困和年纪渐长,但对这些事情并不放在心上,而”君须君发何年□?”则询问对方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或目标。
- 幼安九十愁更愁,空羡一生长乐传。呜呼斯人斯世不相见,绿树莺啼泪如霰。
- “幼安九十愁更愁”中的”幼安”可能是指宋代词人晏殊的字,这里用来表示自己的年龄和忧愁。”空羡一生长乐传”中的”长乐”可能是指一个历史人物或者传说中的人物,而这里则表示自己羡慕这样的人能够一生快乐无忧。”呜呼斯人斯世不相见”中的”斯人”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人或事物,而”斯世不相见”则表示这个世界中人与人之间不再能够相见。”绿树莺啼泪如霰”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天画面,但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悲伤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祐五年(1090年)送给好友孙潜斋的一首送别诗。整首诗充满了对离别的感慨、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离别的描述和对生活的观察,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的感慨。